立冬一到,全国速冻模式开启,裹着羽绒服还忍不住缩脖子的你,会不会突然好奇:如果把人彻底“冻起来”,能留住生命吗?
这个听起来像科幻电影的情节,其实已经有很多人勇敢尝试。1967年,美国心理学教授詹姆斯·贝德福德成为全球首例人体冷冻者,如今仍在液氮中沉睡;2017年,因患肺癌去世的展文莲作为我国首例冷冻人开始了沉睡,其家人表示不愿称她离开了,更愿意称她为“睡着了”,希望在人类攻克肺癌后将其唤醒。时光流转,到了2025年11月,她仍在沉睡。
人体冷冻这项技术可不是简单“冻冰棍”。我们身体里50%~60%是水,结冰形成的尖锐冰晶会戳破细胞,早年技术粗糙时,就曾出现过冷冻者身体开裂、组织腐烂的惨状。现在主流的“玻璃化技术”才解决了这个难题——用高浓度保护剂替换水分,配合极速降温,让身体变成无定形的“玻璃态”,既不损伤细胞,又能暂停新陈代谢。
![]()
但这门技术至今仍充满挑战:冷冻保护剂有毒性,复温时温度不均可能让组织开裂,而且目前还没有任何哺乳动物被长期冷冻后成功复活的案例。不过科学一直在突破,近期硅谷初创公司Until Labs拿到4.2亿融资,研发出每分钟超过1280℃的电磁复温技术,还成功让冷冻后的大鼠神经恢复了电信号。更新迭代的技术发展让我们看到,人体冷冻早已不是“瞎冻”,而是一场集合了生物学、工程学的精密探索。
有人觉得这是一场豪赌,不到200万的费用,赌的是未来科技的奇迹;也有人认为这是对生命的敬畏,就像展文莲的丈夫说的:“总比一把火烧了强,就当她在那里睡觉。” 目前全球最久的“冰人”已沉睡58年,他们能否等到解冻复活的那天,没人能给出答案。
立冬的冷是暂时的,而“冰人”的等待是漫长的。这场用低温对抗死亡的尝试,或许最终不一定能实现“复活”,但它背后人类对生命的眷恋与探索,却像寒冬里的一束光,温暖又动人。
你觉得,这场跨越时空的“等待”,值得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