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茅台价格跌破1600元”的话题刚冲上热搜,让本就因换帅热议不断的茅台,再次站在舆论风口。临近双十一,多个电商平台促销酒水,某平台53度飞天茅台经补贴后单价低至1575元,较年初2220元的价格跌幅超31%,这场“液体黄金”的价格崩塌,不仅改写了茅台的价格纪录,更折射出行业深层调整的阵痛。
而在价格异动前夕,茅台刚经历五年内的第四次换帅,10月25日,张德芹卸任董事长,贵州省能源局局长陈华跨界接棒。一边是核心产品价格失守,一边是高层跨界换舵,双重事件的叠加,让我们不禁追问:茅台的连环变动只是个案,还是整个酒业集体转型的信号?
![]()
01 2025酒业高层“大洗牌”:全行业集体换舵谋突围
茅台“五年四换帅”并非行业孤例,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高管变动进入密集爆发期,一场覆盖白、啤、黄酒全品类的“管理层迭代潮”,正悄然改写行业格局。而三季报披露的业绩压力,更让这场人事调整的迫切性凸显。
茅台官宣人事调整前两天,珍酒李渡已完成管理层交接:原CEO转任董事会副主席,公司老将接任首席执行官。从高端龙头到区域品牌,从国企到民企,几乎所有赛道玩家都在通过人事更迭寻找破局方向。
![]()
高端酒阵营中,五粮液聚焦渠道痛点,核心管理层稳定但销售端换帅,原董事长卸任销售公司董事长,由蒋佳接任以落地“营销提升执行年”战略;山西汾酒则强化资本协同,董事长连任同时,华润系背景人员获提名非独立董事,助力“清香复兴”与全国化。
次高端及区域酒企变动更显迫切:7月,洋河股份原董事长离任,地方官员接任以应对经营下滑与库存压力;同月,金种子酒总经理辞职、丰谷酒业完成新董事长选举。这股震荡还蔓延至啤酒、黄酒领域,华润啤酒、珠江啤酒6月换帅,会稽山等黄酒企业4月同步更新高层。
这股变动潮是近年持续发酵的结果。2024年超20家头部及区域酒企披露高层变动,2025年这一数字突破50家,翻倍增长意味着行业调整迈入深水区。尤其是三季报揭示的增长失速问题,让人事洗牌更具针对性——各家都在寻找能带领企业穿越周期的掌舵人,既是企业自身突围需求,更暴露了全行业的变革压力。
02 黄金时代终结:白酒迎来最冷寒冬
酒业高层集中换防,本质是企业在业绩下滑与渠道承压下的被动突围。随着2025年三季报收官,“量价齐升”的黄金时代落幕已成共识,行业正式进入“量缩利减”调整期,增长焦虑成为所有酒企绕不开的难题。
作为行业风向标,茅台的三季报最具代表性: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增速虽维持在6%左右,但第三季度单季增速近乎停滞,仅0.56%和0.48%;系列酒表现更弱,单季营收41.2亿元,同比下滑33.7%,直销渠道受“i茅台”收入下滑57.2%拖累,整体下降14.9%。为破局,茅台近年动作不断:上线数字化平台、丰富创新产品、优化渠道关系,新任管理层接手的是充满挑战的转型任务。
![]()
连茅台都面临增长压力,其他酒企的处境自然更为艰难。洋河上半年营收、净利分别下滑35.32%和45.34%,引发管理层变动;酒鬼酒、舍得酒业净利大幅下滑,即便业绩符合预期的珍酒李渡,净利润也减少了23.5%。
面对困境,各家酒企纷纷加码转型:茅台深化“三个转型”战略,向生活方式赛道延伸;洋河坚持“高端化、全国化”双轮驱动;珍酒李渡则通过“万商联盟”计划稳定市场价格。
除了业绩压力,渠道困局更是压在管理层身上的一座大山。三季报数据显示,茅台经销商数量较年初净增182家,但批价已击穿1800元的行业盈亏平衡点,经销商打款意愿显著减弱。中国酒业协会调研显示,上半年58.1%的经销商反映库存同比增加,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达900天,创历史高位。虽金星精酿、梅见等新酒饮因周转快成部分经销商首选,但难改行业整体困境。
![]()
传统白酒价格体系混乱,从飞天茅台到次高端产品,流通价普遍跌破出厂价,经销商陷入“降价—滞销”循环。现金流紧张引发“退网潮”,当经销商拒绝压货、退出网络,管理层销售目标落空,人事调整成为必然选择。
03 守成与突破:酒业转型未来何方?
2025年酒业的高层震荡,是行业“新旧交替”的必然阵痛。旧有的增长模式已经失效,新的发展路径还在探索之中,管理层的更迭正是这种转型需求的直接体现。从茅台跨界换帅到全行业的战略调整,酒业破局的核心逻辑逐渐清晰:一是靠宏观治理革新筑牢根基,二是微观需求适配激活增长。
首先传统酒企需跳出“经验依赖”,以革新冲破转型瓶颈。治理结构上,要平衡政府诉求与市场规律,建立市场化职业经理人制度与考核机制,多元化股权结构能有效提升战略稳定性,这一点已被汾酒、珍酒李渡的实践印证。
在战略思维上,酒企们需打破“白酒只能由酒企人做”的固有认知,陈华跨界执掌茅台、珍酒李渡布局精酿啤酒,都是用外部经验注入新活力——借鉴其他领域供应链管理优化成本,用快消思维激活品牌年轻化。存量竞争时代,更要告别“压货式增长”,通过数字化实现库存透明与利润合理分配,推动厂商从博弈走向共赢。
在需求层面,如今消费群体迭代与理念变迁,酒企需放下“说教式”姿态,主动适配新需求。低度化、年轻化已成趋势,茅台推出UMEET蓝莓气泡酒,五粮液打造29度“一见倾心”,古井贡酒、舍得酒等也纷纷布局低度产品,精准对接年轻人口味。
当消费场景变迁,朋友小聚、家庭自饮、户外露营等场景持续升温,多家酒企发力场景化布局:汾酒以“日咖夜酒”模式推出特调鸡尾酒,配合抖音挑战赛收获数十亿播放量,80、90后消费者占比过半;梅见青梅酒凭借低度适宜的口感,悄悄走上了家宴团圆的餐桌,成为一家人都能喝的酒,且2025年前七个月增长20%,稳居低度新酒饮头部;牛栏山通过美食街潮饮打卡区和“牛碧桶”创新喝法,带动金标陈酿销量增长。
![]()
这些实践表明,酒业转型已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探索,本质是从“以货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这场始于消费变迁、终于高管更迭的变革,正催生全新竞争格局,当渠道泡沫消退、消费理性回归,酒企竞争正从资源博弈转向效率比拼,未来比拼的更是战略视野、组织能力与用户洞察的综合实力。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