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一旦喜欢上跑步,很多人到最后都会不自觉地在意起速度的快慢。
那些嘴上说着不在意配速的人,大多数其实是因为身体条件限制,根本跑不快了。
最初我们可能只是单纯地享受在跑道上、在街道边、在山林间跑步的感觉,可随着对跑步的深入接触,追求速度和跑量似乎成了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
我们开始关注自己的配速,渴望在每一次跑步中都能有所突破,仿佛只有更快的速度、更远的距离才能证明自己的进步。
但实际上,只有那些经历过速度追求的狂热,又能主动慢下来的人,才是真正地回归了跑步的初心。
他们不再被数字所束缚,而是重新去感受跑步本身带来的快乐和健康。
![]()
前两天,我和几个朋友聚在一起聊天,话题自然而然地就转到了跑步上,其中有一个朋友一脸疑惑地说道:“到底什么才叫慢跑呢?像我这样的‘跑渣’,用40分钟跑多少公里,在你们眼里才叫慢呢?”
他的话一出口,大家都来了兴致。
另一个朋友立马回应道:“对于你这样刚开始跑步的人来说,40分钟能够完成5公里,那就是真正的慢跑了。”
这么一算,平均每公里差不多是8分的配速。
可这不禁让人思考,难道对于所有初跑者来讲,平均每公里在8分左右就一定叫慢跑吗?
其实,在我个人看来,慢跑的定义并非如此绝对。
对于有些资深跑者而言,他们身体素质好、跑步经验丰富,每小时跑10公里可能都觉得是慢悠悠的节奏;但对于那些刚刚踏上跑步之路的小伙伴来说,每小时跑8公里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所以,快和慢的定义不能一概而论,它要根据一个人的年龄、性别和身体情况做出区分。
![]()
另外,身体状况更是关键因素,如果一个人本身患有某些疾病或者身体较为虚弱,那么他的慢跑速度肯定和健康强壮的人不一样。
在跑圈中,有些跑者表示,基本上在40分钟完成6公里开外的人,可能就真的被认为是属于慢跑的范畴了。
但这也只是一部分人的观点,不能代表所有人。
总而言之,判断40分钟跑多少公里才算是慢跑,真的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
作为大众跑者,我们只要在跑步时能够让自己感到舒适,又能达到锻炼的效果就行了,完全不必要纠结配速和距离的多少。
那么,平常锻炼以健康为主,该如何保持慢跑习惯呢?
这其中有不少需要注意的要点。
![]()
首先,跑步的呼吸至关重要。一定要根据呼吸的体感来判断自己的身体状态,通常建议大家采用有节奏的呼吸法,比如一般是三步一吸、两步一呼。
其次,要控制好速度。千万不要一开始上来就跑得太快,否则很容易让自己感到过度疲劳,甚至可能因为身体无法适应而受伤。
如果有跑步手表的话,可以通过心率的监测来把握配速,一般来说,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 - 80%是比较合适的慢跑心率区间。
当心率过高时,说明速度太快,需要适当减速;当心率过低时,可以稍微加快一点速度,让身体得到更好的锻炼。
最后,合理安排频率也不容忽视。虽然慢跑速度相对较慢,但身体仍然需要时间来恢复和调整。建议每周进行3 - 4次慢跑即可,每次跑步的距离以时间为基准,通常40分钟足以锻炼身体。
![]()
所以,也希望大家在跑步的过程中,不要总是盯着速度和距离去跑,有时候慢跑才是大众跑者的真谛,才是真正的健康跑。
在你看来,你觉得40分钟跑多少公里才算慢跑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