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言
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骨科常见手术,其手术量随人口老龄化持续增长。统计显示,美国每年约开展54万例THA,预计至2030年将增长71%。随之而来的是假体周围股骨骨折(Periprosthetic Femoral Fractures,PFFs)发生率的上升。THA术后20年PFFs发生率可达3.5%,已成为翻修手术的主要指征之一。温哥华分型(Vancouver classification)是指导PFFs治疗的重要依据,其中B2型骨折常需行股骨假体翻修。然而,术中是否一并翻修髋臼组件仍存争议,目前相关研究较少。
近日,来自法国的Popa C等学者在《Bone Joint J》杂志(SCI,1区,IF =4.6)发表相关研究,旨在评估温哥华B2型PFF患者中,同时性髋臼和股骨翻修对术后死亡率的影响,并探讨使用双动髋臼假体对脱位风险的防控作用。现简要汇报如下。
![]()
背景和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因温哥华B2型假体周围股骨骨折而需行股骨假体翻修的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同期翻修髋臼组件的必要性。研究假设为:同期翻修髋臼与股骨组件并使用双动髋臼假体,可降低术后脱位风险,且不增加围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率。
![]()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连续收集的数据库资料。共纳入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150例患者接受的150次翻修手术,其中81例仅翻修股骨组件,69例同时翻修双组件。术后,60例患者使用单动髋臼假体,90例使用双动髋臼假体。患者平均年龄79.7岁(标准差10.1),女性98例(65.3%),平均随访时间31个月(标准差2.3)。
![]()
![]()
研究结果
在仅翻修股骨组件组与同期翻修双组件并使用双动髋臼假体组之间,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死亡率、失血量、输血需求、内科并发症、脱位率(仅股骨组11/81,双组件组6/69)以及末次随访时再手术率均无显著差异。保留单动髋臼假体的患者脱位风险显著更高(单动假体组18.3%(11例) vs 双动假体组6.7%(6例);p = 0.036)。因术后不稳而行翻修的比例在保留单动髋臼假体的患者中也显著更高(10%(6例) vs 0%;p = 0.002)。
![]()
![]()
![]()
![]()
![]()
研究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同期翻修髋臼组件并未导致更高的死亡率或并发症发生率,而使用双动髋臼假体的患者脱位风险显著降低。因此,对于因温哥华B2型假体周围骨折需行股骨翻修、且初次全髋关节置换使用了单动髋臼假体的患者,建议常规翻修髋臼组件并选用双动型假体。
![]()
译者按
不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我建议术中评估髋关节的稳定性,如果髋关节不稳,可以考虑翻修髋臼假体,如果稳定,则不需要翻修。
注:本文翻译自(Popa C, Le Baron M, Dobelle É, et al. The impact of acetabular revision in revisio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for a Vancouver B2 fracture requiring a change of femoral component. Bone Joint J. 2025;107-B(2):164-172. Published 2025 Feb 1. doi:10.1302/0301-620X.107B2.BJJ-2024-0749.R2)
来源:谈髋论膝
作者:查国春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为转载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配合采取保护措施,以保障双方利益。
为什么要投稿?是为了记录自己的医学之路!是为了与更多的骨科同道交流分享!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而受益!让传播知识成为一种习惯,是“玖玖骨科”让你投稿的理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