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民族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康养职业大学举办

0
分享至

近日,由贵阳康养职业大学健康管理学院与贵州省健康管理师协会共同主办的“民族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会议聚焦民族医药非遗在医养结合中的传承、创新与应用,旨在推动中医药、民族医药与现代康养事业深度融合,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汇聚了来自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及非遗传承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与行业代表,围绕“非遗传承、医养融合、科技创新、产业转化”四大维度展开深度对话。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贵州大学东盟研究院院长杨达教授,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武林教授,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王伟杰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教学委员会委员、贵州大学卓越基金青年教师高圆圆教授,贵州民族大学副研究员龙昭宝博士,贵州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范威副教授,贵州省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主任医师汤璐瑜,贵州省医院建设专委会副主任缪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医药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龙薪臣,民族医药产业代表雷明珠,校聘银龄教师、中国医科大学EIsevier高被引学者王烈教授,以及健康管理学院青年教师代表芮旭东博士等应邀参与交流。


产业导师证书发放。

与会专家从学术引领、政策解读、临床实践与产业赋能等多个层面展开研讨,共同探索民族医药非遗如何系统融入现代健康服务体系,并就其在老年健康、慢性病管理、康复调理等关键领域发挥独特价值提出了前瞻性思路与实践路径。

会上,健康管理学院还与外聘教师签约,为他们颁发证书,进一步强化了校企合作与人才共享机制。与会人员还近距离感受了彝族朵歇式酒火疗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曲艺表演的独特魅力。


会议合影。

本次研讨会凝聚了多方智慧,形成了推动民族医药非遗与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的广泛共识,为构建兼具文化底蕴与现代科技特征的康养服务新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也为学校相关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动力。

学校科研处、健康管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基础医学院负责人,学校银龄教师代表等参加会议。(图/文 贵阳康养职业大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2742文章数 2007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