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又遭台风过境,死亡人数升至100多人,61个市镇断电,马科斯要求彻查,老杜的女儿机会来了?菲律宾会变天吗?
根据统计数据,因为台风“海鸥”的影响,菲律宾已有200多人死亡失踪,受灾人口超过了195万,1200余处房屋受损,多个市镇停课停工,61个市镇断电,55个市镇宣布进入灾难状态。
![]()
台风重创菲国
菲律宾地处西太平洋台风带,每年都会遭遇多次台风袭击,2025年的灾害频率与强度却格外异常。7月份,台风“科梅”与“威帕”相继登陆,造成20多人死亡,农业损失超过100亿比索;8月,棉兰老岛地区发生6.9级地震,引发多处山体滑坡。
9月份,超强台风“拉加萨”与“布奥洛伊”先后过境,导致中部地区数十万人无家可归。连续的自然灾害让菲律宾的应急体系不堪重负,而此次台风“海鸥”的袭击,更是直接暴露了防灾工程的严重短板。
![]()
令人费解的是,马科斯政府自2022年上台以来,已投入数千亿比索专项防洪资金,用于堤坝修缮、排水系统改造等民生工程。按照规划,这些资金应能显著提升重点区域的防洪能力,减少灾害损失。但台风“海鸥”过境后,多地防洪堤坝出现溃口,排水系统完全失效,大量新建的防灾设施被证明“中看不中用”。
随后曝光的腐败丑闻揭开了谜底:这些防洪工程中存在大量虚假项目,部分堤坝使用劣质建材,甚至有工程仅完成表面铺设便宣告竣工。
![]()
丑闻曝光后,菲律宾参议院议长、众议院议长相继引咎辞职,公共工程与公路部部长因直接负责工程招标被罢免。马科斯在7月底的国情咨文中曾主动披露近万项防洪工程存在异常,下令展开全面调查。但三个月过去,调查仍无实质性进展,直至台风“海鸥”造成重大灾情,马科斯才再次下令对宿务省重灾区的防洪工程展开调查,这种滞后且敷衍的应对,让民众的不满情绪彻底爆发。
政局动荡加剧
台风灾害引发的民生危机,迅速点燃了菲律宾积累已久的社会矛盾,三大核心问题共同将马科斯推向舆论漩涡。首当其冲的是对前总统杜特尔特的处置争议。马科斯政府此前以“反人类罪”为由,将杜特尔特逮捕并试图移送海牙国际法庭审理,这一举措引发杜特尔特支持者的强烈不满。
![]()
杜特尔特在任期间因铁腕打击毒品犯罪获得广泛支持,尤其是在棉兰老岛地区,其支持基础极为稳固。此次灾情中,棉兰老岛受灾严重却未获得优先救援,当地民众将不满转化为政治诉求,成为要求马科斯下台的核心力量。
民生困境的持续恶化让不满情绪蔓延至全国。菲律宾统计局数据显示,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处于贫困状态,27%的家庭面临饥饿威胁。
![]()
大米价格较去年上涨40%,成为压垮普通民众的关键因素。菲律宾是农业大国,农产品出口曾是重要经济支柱,但由于中菲关系恶化,菲律宾香蕉、菠萝等主要农产品对华出口受限,大量农产品滞销腐烂,农民收入锐减,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经济压力。
外交政策的失衡让菲律宾陷入孤立境地。马科斯上台后,将反华作为外交核心议程,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拉拢美国、日本等域外国家。10月底,菲律宾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南海举行联合巡航;11月3日,美菲澳日四国防长发表联合声明,无端指责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的“正常活动”,并重提2016年南海仲裁案所谓“裁决”。
![]()
这些举动虽获得部分西方国家的口头支持,却让菲律宾在东盟内部陷入孤立,泰国、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均表态反对将区域问题国际化,菲律宾的外交空间持续收缩。
反华议程反噬
菲律宾民众无法接受的是,在国内遭遇严重自然灾害时,马科斯政府的重心仍在反华挑事上。台风“海鸥”登陆期间,马科斯正在出席与美国的双边会议,商讨加强军事合作事宜,直至灾情发生三天后才返回国内主持救灾。政府的救灾指挥混乱无序,救援物资分配迟缓,重灾区出现“救援人员比物资先到”的尴尬局面,部分地区甚至爆发民众哄抢救援物资的冲突。
![]()
马科斯的反华政策此刻也产生明显反噬。中国是菲律宾灾后重建的重要援助方,过往台风灾害后,中国曾多次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包括帐篷、食品、药品等物资,还派遣救援队参与灾后重建。
由于马科斯政府持续在南海问题上挑衅,中菲官方交流渠道受限,此次灾害发生后,中国仅通过国际红十字会提供了有限援助,与以往的援助规模相去甚远。马科斯政府的反华举动,最终让本国灾民付出了代价。
![]()
民众的不满直接反映在支持率数据上。菲律宾主流民调机构11月初发布的调查显示,马科斯的支持率已从上台初期的65%暴跌至33%,42%的受访者明确反对其内外政策,认为他“更关注外交作秀而非国内民生”。街头游行示威活动从首都马尼拉蔓延至多个省份,抗议者举着“马科斯下台”“拯救灾民”的标语,要求政府将更多资源投入救灾和民生改善。
权力交替隐现
马科斯政府的危机,让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成为舆论焦点。作为前总统杜特尔特的女儿,莎拉继承了父亲的政治遗产,在棉兰老岛等地区拥有坚实的支持基础。此次灾情中,莎拉主动前往重灾区参与救灾,与马科斯的迟缓形成鲜明对比,其亲民形象获得广泛认可。游行示威中,不少民众举着“莎拉接任”的标语,让权力交替的传闻浮出水面。
![]()
从菲律宾政治格局来看,莎拉具备接任的潜在条件。她目前担任副总统,在宪法框架下是总统缺位时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影响力仍在,其领导的政党在国会拥有一定席位,若马科斯支持率持续下滑,不排除国会通过弹劾案加速其下台。
此外,莎拉在对华政策上的立场相对温和,曾公开表示“应通过对话解决南海争议”,这一态度与马科斯的激进路线形成对比,可能获得国内工商界和部分国际力量的支持。
![]()
但莎拉上位仍面临诸多变数。马科斯政府虽陷入危机,但仍掌握行政权力,可能通过打压反对势力、调整政策等方式挽回支持率。菲律宾军方的态度也至关重要,目前军方尚未公开表态,其立场将成为影响政局走向的关键因素。此外,美国等域外国家的态度也可能介入,若莎拉的对华温和立场不符合其利益,不排除会从中干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