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兆
本文约3800字,预计7.6分钟阅读完毕
商务君按:“2024年全国出版从业人员收入调查”显示(),男女出版从业者的平均税前总收入都有所下滑,女性收入降幅更大,哪些原因导致的?
2024年全国出版从业人员收入调查回收的有效样本中,男性样本占比44.49%,女性样本占比55.51%。从样本数量来看,男女样本占比差距有所缩小。
出版业长期呈现“女多男少”的性别结构特征。若从性别维度进一步分析,聚焦不同性别样本在收入水平、工作分工,以及对行业信心的判断等层面,女性与男性会体现出哪些具体的差异?
女性样本收入降幅超过男性
从不同性别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来看,女性样本的收入降幅比男性高——男性样本的平均税前总收入是193351.45元,较2023年的202471.20元,下滑了4.50%;女性样本的平均税前总收入为156417.54元,同比下滑5.91%。
从收入结构来看,男性样本的收入下降,主要是平均年度绩效下降,比2023年同比减少了17.15%,而平均月度收入略涨1.51%。女性样本的平均年度绩效和平均月度收入则双双下降,前者降幅为11.20%,后者则同比减少了3.48%。
从业人员收入水平下降,与整体图书市场环境息息相关。单从样本结构来看,高收入群体样本数量的减少及其收入水平的下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税前总收入最低值”和“税前总收入中位线”两个维度中,男性和女性样本的变化不大,可忽略不计——“税前总收入最低值”方面,男性2023年为32280元,2024年为33984元;女性2023年为40000元,2024年为39600元;“税前总收入中位线”方面,男性2023年为160000元,2024年为156000元;女性2023年为137500元,2024年为138000元。但在“税前总收入最高值”这个维度上,男性为760000元,较2023年的1020000元减少了260000元;女性为464604元,较2023年的840000万元减少了375396元,近乎折半。显而易见,女性样本中高收入群体减少,且其收入水平在2024年下降幅度更大。由此,男性和女性样本税前总收入最高值的差距再次拉大。
从收入差距来看,2024年,男性和女性样本的收入差距呈小幅扩大——2023年,男性样本平均税前总收入比女性多36236.54元;2024年,依旧是男性收入多、女性收入少,差距为36933.92元。但如果从“税前总收入中位线”来看,这个差距近3年在逐渐缩小——从2022年的25600元,到2023年的22500元,再到2024年18000元。这种情况可能表明,在出版业,中低收入群体因性别而形成的收入差距正在得到改善。
![]()
女性样本的学历“卷”到极致
近年来,出版机构招聘启事中要求的学历越来越高。此次调查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样本占比48.53%,同比增加4.02个百分点。但相较于男性样本,女性的学历“卷”得更极致。2024年,男性和女性样本中,具有专科及以下学历和本科学历的占比都在下滑,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占比都在增加。男性样本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占比从2023年的31.41%提升至2024年的36.36%;女性样本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占比从2023年的51.55%提升到58.28%。
统计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样本占比可以发现,女性样本中,这一群体的占比为99.34%;2023年为96.06%,2022年则为95.56%。女性样本的学历之所以更“卷”,跟不同性别从业者的岗位分布也有一定关系。2024年,74.83%的女性样本从事编辑类岗位,而男性样本中从事编辑类岗位的占比只有44.63%。对男性从业者而言,他们除了做编辑,更多地是在从事营销类岗位,占比为39.68%,而该类岗位的女性样本则只有9.27%。
高学历群体占比上升毫无疑问会推动出版队伍专业素养的不断升级,但在硕士学历越来越成为“入门标配”的同时,企业招聘与培养成本也在增加,部分出版机构或面临“招不到人”与“养不起人”的双重困境。“学历”兼顾“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对出版机构来说,可能是更务实的选择。
![]()
年轻从业者中女性样本更多
通过性别和年龄的交叉分析,能直观看到不同性别从业者的年龄集中情况和可能出现的人才断层问题,以及性别与岗位倾向、与职业发展机会的关系。从此次调查的总体情况来看,年轻从业者中女性样本更多,而资深从业者中男性占据主导位置。
女性样本中,25岁及以下的占比9.93%,26~35岁的占比49.67%,36~45岁的占比33.11%,46岁以上的占比7.28%;男性样本中,上述年龄段的占比分别为5.79%、42.15%、37.19%和14.88%。可以看出,女性样本更多地集中在35岁及以下,而男性样本在36岁以上的年龄段,占比反超并逐步扩大。
![]()
这一情况在将性别与从业年限进行交叉分析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女性样本中,从业5年以下(含5年)的“行业新鲜血液”占比44.37%;男性样本中的这一比例为30.58%,比女性少13.79个百分点,差距明显。同时,男性样本中,从业6~15年的占比42.98%,从业16年以上的占比26.44%,分别比女性样本中的占比高出9.21个百分点和4.59个百分点。
![]()
结合现实情况来看,女性在36岁以后进入职业中后期,因家庭责任、性格特点或晋升通道等因素,离职或转岗的比例高于男性;且在管理类岗位的晋升中,男性获得机会的概率相对更高。
男性样本更多去向地方出版社
按照出版机构的不同隶属关系来看,此次调查中,样本数量占比变化较大的是北京民营公司,减少了8.75个百分点。可以说,2024年,北京民营公司成为出版从业者的主要“流出地”。
与性别维度进行交叉分析后可知,虽然男性和女性样本在北京民营公司中的占比均有变化,但女性“撤离”的意愿强于男性——男性样本占比从2023年的14.66%降至2024年的7.44%,降幅达7.22个百分点;女性样本占比从2023年的20.85%降至2024年的11.92%,降幅高达8.93个百分点。
那么,流出人员去了哪里?男性样本中,身在地方出版社的占比从2023年的26.70%升至2024年的36.36%,提升近10个百分点;女性样本中,身在中央及部委出版社的占比从2023年的20.85%提升至2024年的25.83%,提升4.98个百分点。
![]()
探究这一流动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在当下的就业市场中,从业者更看重工作岗位的“稳定性”和“安全感”。2024年,图书市场面临新的挑战,民营公司普遍遭遇现金流紧张、新品开发审慎的困境。北京作为文化中心,出版业的资源竞争和人才竞争更为激烈,运营成本更高,从业人员的压力也更大。反观人员“流入地”,地方出版社稳定性较强,工作节奏相对可控,且生活成本低;而中央及部委出版社在市场波动中的抗风险能力更突出,且职业晋升体系、福利保障体系相对完善,更符合追求职业稳定性的女性从业者的现实需求。
收入上涨原因存在差异
此次调查中,38.24%的样本表示2024年“收入上涨了”。其中,男性样本中有38.84%表示2024年“收入上涨了”,而持此观点的在女性样本中的占比为37.75%,差距不大。但如果跟上一年度相比,2024年“收入上涨了”的男性样本占比明显下滑,减少了8.28个百分点。
![]()
在分析原因时,男性和女性样本既有共同的认知,也存在明显差异。将“收入上涨了”归因于“个人业绩表现突出”的样本最多,男性占比为44.68%,女性占比为35.09%。显然,在出版业,个人业绩表现是推动收入上涨的核心因素。“收入上涨了”的第二大原因在性别维度方面出现了差异——25.53%的男性样本选择“所在机构整体效益好”,21.05%的女性样本选择“跳槽”。
女性样本职业安全感明显更低
近两年,行业面临的新挑战也影响到了从业者的“安全感”——此次调查中,全国出版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感呈下降趋势,“比较有安全感”和“非常有安全感”的样本占比为28.31%,较上一年度减少了8.50个百分点。
从性别维度来看,男性样本中,“比较有安全感”和“非常有安全感”的占比达33.06%,高于整体平均值;而女性样本中这一比例是24.51%,男性比女性高出8.55个百分点。与之相对,女性样本中,“没有安全感”和“完全没有安全感”的占比高达39.74%;而男性样本中的这一比例是30.58%,男性比女性低9.16个百分点。一正一反的两组数据表明,女性样本的职业安全感显著低于男性,对职业未来的担忧程度远高于男性。这一现象或与样本结构有关系。此次调查中,女性样本在民营企业工作的占比高于男性。通常来说,民营企业在经营稳定性、抗风险能力以及福利保障体系完善程度上,可能与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存在一定差距,而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从业者的职业安全感。
![]()
这一情况在性别和行业信心的交叉分析中也得到了验证——2024年,男性样本中,对行业“非常有信心”和“有信心”的占比为24.79%,女性仅为14.57%。因此,当被询问是否考虑离开出版业时,31.40%的男性样本表示“没考虑过”,而女性中只有22.52%;此外,45.7%的女性样本表示“已离职”和“正在考虑离开出版业”,男性中则只有30.58%。
《出版商务周报》
2026年征订开始啦!
解读行业焦点 关注产业创新
扫码订阅,了解最新最前沿的行业资讯
分享、在看与点赞,商务君至少要拥有一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