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花都区农产品产业协会发布全区首个全品类农产品公用品牌——“花农鲜品”。
![]()
“花农鲜品”品牌标志
“花农鲜品”公用品牌以“一产为基、二产赋能、三产融合”为核心,整合花都优质农业资源,从源头把控品质,从加工提升价值,将分散的农产资源凝聚成品牌合力,助力花都农业从“单打独斗” 迈向“集群发展”,带动“花都味道”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据了解,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花农鲜品”建立了“全程质量可控、标准明确可依、合规可监管、追溯可查”的全链条体系。供应商需具备合法资质与稳定产能,产地需经省级以上权威检测达标,每批次产品需通过农残、水分等关键指标检测,生鲜产品全程冷链贮运,确保从田间到餐桌的新鲜安全。
花都区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品牌建设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抓手,希望“花农鲜品”坚守品质底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推动初级农产品向精深加工品延伸,打造兼具影响力与竞争力的区域特色品牌,为花都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花农鲜品”品牌专区
近年来,花都区立足区域优势,突出特色发展,持续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行动和品牌强农工程,培育了一系列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品牌。目前,全区已成功获评省级以上农产品品牌72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2个、绿色食品23个、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个、“粤字号”农业品牌产品34个。
重培育,打造特色品牌
注重科学谋划。将品牌建设工作列入花都区农业产业发展中期规划,以打造品质过硬、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农业品牌为发展方向,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确保品牌建设工作有序开展。近年来,花都区农产品品牌数量稳步提升,总量位居全市前列。
注重梯次培育。深入挖掘花都区独特自然资源与人文底蕴,聚焦花卉、渔业、水果等主导特色产业,建立花都区名优农产品品牌培育库,按照“培育一批、发展一批、储备一批、成熟一批、申报一批”的工作思路,梯次培育“国字号”“省字号”品牌,推动花都区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数量由0到12个,产业优势逐步转化为品牌优势。
![]()
炭步槟榔香芋(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重科技,提升品牌价值
在良种创新上下功夫。引入生物技术、遗传育种等先进技术,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农作物新品种,为农业品牌提供优质种质资源。如,广州中植农业有限公司选育的花芝蓝1号、花芝蓝2号、花芝蓝3号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激发花都蓝莓品牌发展“芯动力”,目前全区拥有蓝莓设施栽培基地近7000亩,“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模式成型起势,一个年产值近10亿元的蓝莓产业呼之欲出。
在数字技术上求突破。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品牌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增强品牌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如,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合作开发全国首个AI技术与传统盆景技艺融合的系统——“微景智成”,实现盆景智能设计和立体展示,助力传统盆景产业创新发展和地理标志品牌深入打造。
在产品质量上促提升。紧抓产品质量这一品牌发展生命线,加强品牌标准建设,制定实施罗非鱼、蓝莓、西洋菜等地方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8个,确保农产品品质稳定、可靠;同时强化质量监测,推广应用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加强上市农产品药物残留速测把关,为品牌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
花都蓝莓(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重推介,提升品牌影响力
打好电商牌。创建全省唯一的“互联网+农业”产业园,建成全市首个农村电商产业园,与京东平台合作开发“穗农优品区域特色馆”,连续五年举办花都区数字农业直播节系列活动,目前全区农业电商企业发展至100多家,农产品线上年销售额超20亿元。
![]()
花都彩虹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打好宣传牌。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媒体平台和展销活动,加大品牌宣传力度,讲好品牌故事,传播品牌价值。今年以来,组织龙头企业和名优特色农产品参加各类展示活动9场(次),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南方+等媒体平台对蓝莓、盆景、花卉等花都优质农副产品宣传报道超30次。
来源:花都区农业农村局
编辑:梦圆
复核:龚耀东吴敏娜
校对:贾愚
审核:邓必彦
内容推荐
“花都发布视频号”内容推荐
“花都两会”系列推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