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7日讯 11月7日,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25年枣庄市市中区防汛抗旱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市中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股长刘树艳介绍,今年汛期,市中区先后遭遇持续高温干旱与连绵降雨极端天气,对秋季农业生产造成双重影响。面对异常天气,区农业农村局聚焦抗旱保苗与防汛抢收两大任务,强化工作措施,狠抓责任落实,全力降低自然灾害损失,坚决守护农业生产安全。
抗旱工作方面。面对7月持续高温干旱,以“找水源、建机制、快浇灌”为抓手,迅速打响抗旱保苗攻坚战。区农业农村部门联合镇街摸排旱情分布,开展水源“地毯式”排查,顺利启用可用于农田灌溉的水库16座、机井288个、塘坝131个、河道51条,为抗旱保苗奠定了坚实基础。聚焦农田灌溉关键环节,针对不同水源条件,组织农户开展浇灌作业。充分发挥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优势,全力推动受旱农田完成浇水,有效缓解旱情对作物生长的威胁,为秋粮生长筑牢水分保障。同时,迅速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推广专项抗旱保收技术,按照“分地块、分苗情、分作物”的原则,开展精细化技术指导。重点落实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管理措施,坚决稳住秋粮生产形势,确保粮食安全。
防汛工作方面。9月以来是“三秋”生产关键期,持续降雨导致土壤墒情过饱和,聚焦“抢排、抢收、抢烘、保种”,全力推进生产恢复。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三秋生产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抓好秋收秋种和农业防灾减灾工作进行安排。各镇街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分管领导一线盯靠,镇村干部应召上阵。组建了6支区级攻坚服务队,33支镇街应急抢收队,共计500余人下沉一线助农抢收。统筹农机力量,协调周边26台履带收割机支援作业,发动29家农机合作社、192名农机手“见缝插针”抢收。4组烘干设备满负荷运转,烘干玉米1.5万余吨。开放政府大院、村委院落、文化广场等临时晾晒点146处,满足群众晾晒需求。
闪现新闻记者会上了解到,现在小麦播种正在有序推进。目前,全区农机、农资储备充足,能够保障小麦顺利播种。针对秋汛导致小麦晚播现状,农业农村部门专门印发了“今年小麦怎么种”指导意见,通过抓好8项关键措施的落地,力争来年小麦有个好收成。下一步,区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持续跟进田间管理,以扎实举措守护好市中区农业生产安全与粮食安全。
闪电新闻记者 刘聪聪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