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大盘微幅收跌,盘中未能突破10月30日高点,最终再度回落至4000点下方,整体走势显露出弱势整理特征。这一表现印证了前期判断——当前市场需逐渐适应4000点附近的“来回穿越”,既不必因短暂站上而盲目乐观,也无需因回踩而过度悲观,区间震荡仍是现阶段主要调整形态。
![]()
从核心矛盾来看,量能不足是制约行情走强的关键。昨日市场勉强放量打破连续缩量态势,本有望为反弹蓄力,但今日成交额再度回落,全市场成交额维持在2万亿元左右。需明确的是,这一规模在前期低位或许具备支撑意义,但在4000点附近的关键位置,显然难以支撑行情持续突破;短期若想摆脱震荡僵局,成交额需回升至2.5万亿元以上,形成“量价齐升”的健康走势。毕竟大盘不同于个股,庄股或可缩量上涨,但大盘的持续走强必然依赖资金主动进场,成交量的持续放大才是明确的积极信号。
为何量能会持续萎缩?核心源于两方面逻辑:
其一,前期领涨的科技板块进入震荡调整期,板块内盈利效应较七八月份明显降温,而科技作为前期资金集中领域,其活跃度下降直接导致市场整体参与热情回落;加之大资金在科技板块的操作从“主动猛攻”转向“观望调整”,进一步抑制了量能释放。
其二,大主力正刻意控制上涨节奏,目的是避免行情过快触及短中期顶部——当前多数板块仍停留在对应3500点的估值水平,远未跟上大盘节奏,若继续加速冲顶,未补涨板块将错失轮动机会,后续调整风险也会加剧。最典型的例证便是证券板块:9月以来先经调整再入横盘,作为“牛市旗手”且受主力主导的板块,其震荡走势正是当前市场“求稳”态度的直接映射。
![]()
不过震荡之中并非全无机会。今日化学化工等前期冷门板块逆势走强,说明市场正逐步开启板块轮动——大盘盘整阶段,反而可能是未参与科技行情投资者的“回血窗口”。需理性看待板块机会:科技虽为长期核心,但单一板块独涨难以支撑行情走远,冷门板块的轮动恰恰是市场生态健康的体现。对于持有低位板块的投资者,无需盲目追高科技,耐心等待轮动即可,频繁追涨杀跌反而容易踏错节奏。
回顾本周表现,大盘累计上涨1.08%,低点回踩短期支撑位但未破位,短期趋势暂稳;但需警惕的是,短期支撑线与中期趋势线的偏离率持续扩大,叠加量能萎缩、今日十字星K线显现,多头动能已显不足。展望下周,3988点区域将成为关键支撑,若下周一该点位失守,短期趋势或转向弱势,大盘大概率重回缩量震荡;不过即便调整,也无需担忧大级别下跌,只要3860点区域支撑有效,长期趋势便不会受影响。
创业板的处境则更需耐心,当前形态暂不具备波段上涨条件,若下周能维持在3000点上方且未破位,需通过“时间换空间”消化压力,等待短期与中期趋势线逐步收敛。
![]()
综上,当前市场的核心是“控节奏、等轮动、看量能”。投资者需摒弃线性思维,适应4000点附近的震荡特征,操作上重点关注3988点支撑与量能变化:对高位科技股可适当控仓,对低位补涨板块可逢低布局,保持耐心等待调整充分后的新一轮机会,长期趋势仍无需过度担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