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追了十八年的初代顶流,快输给AI了?

0
分享至


真实与虚拟的边界,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这样一个绿发双马尾的少女,用她的歌声陪伴着无数年轻人;有这样一群热爱生活的人,愿意为自己的热爱投入真诚的情感。

10月18日那天,在广州动漫新城附近的一家影院,出现了一片标志性的“初音绿”。数十位身着初音未来经典水手服、发梢别着同色系发带的粉丝,把电影院变成了一个小型的“同好”现场。

在这里,十几岁的少年们兴奋地拍摄着自己手里的电影周边,听着一位母亲和女儿讨论着“等会儿首映的时候,要给小未来最响的应援”。

当银幕亮起,涩谷街头的LED屏上闪过初音未来的身影时,现场的欢呼几乎要掀翻屋顶,偶尔传来满厅不约而同的笑声,那是粉丝们才懂的笑梗。然而,这不只是一部为粉丝而生的“IP电影”,后面接踵而来的令观众不断感到意外、动人,甚至有些治愈的故事,会打破很多人对“虚拟偶像”的一些刻板印象。


(图/电影海报)

10月25日,当这部电影在大陆上映之后,很多人在社交网络上分享了自己的心愿和感动。对于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如此多情绪共鸣的角色,人们愿意为其投入时间、精力甚至情感,我们该如何厘清真实与虚拟的边界?要回答这个问题,以及“看懂”这部电影,或许需要先回到初音未来本身,去理解这个“世界第一虚拟偶像”,如何成为了年轻人情感投射的载体?

(本文包含剧透,请谨慎观看!)

初代虚拟偶像,还没过气!

提到初音未来(初音ミク),很多不了解的人,会将其简单定义为一个日漫风格的“动漫形象”,实际上,她的起点是2007年日本公司基于雅马哈Vocaloid语音合成技术开发的“虚拟歌手软件”。

最初,她只是一个拥有独特的“电子音”的“工具”,没有自主意识,没有固定人设,甚至没有属于自己的“作品”。可谁也没想到,这个蓝绿色双马尾的少女形象,会从软件进化为覆盖音乐、动漫、游戏、周边的“现象级IP”,甚至成为了跨越圈层的文化符号。

过去十几年,虚拟偶像逐渐走进公众视野并掀起狂潮。根据微博发布的《2025微博泛二次元内容生态研究报告》指出,2024年泛二次元用户规模达5.03亿人,相关市场规模超过5977亿元。仅哔哩哔哩(Bilibili)平台,就入驻了超过1万名虚拟偶像。然而,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这样的势头下,作为初代虚拟偶像的初音未来,也依然热度不减。


初音未来自2009年起至今,已在全球举办了近百场‌演唱会,热度只增不减。(图/源于网络)

分析其中原因,实际上初音未来的“扛打”能力,与其庞大的“粉丝群体”有关。

早期,Vocaloid技术让普通人也能通过调整音高、节奏等参数,为初音未来“创作歌曲”,打破了传统音乐创作的门槛。无数爱好者涌入这个领域,用初音未来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有人为她创作治愈的民谣,也有人为她谱写激昂的摇滚。这些由粉丝创作的作品,逐渐构建起初音未来的“音乐宇宙”,也让她从“工具”变成了“载体”。

随着作品的积累和影响力的扩大,初音未来的“形象”也逐渐丰富。官方为她赋予了“热爱音乐、陪伴粉丝”的核心特质,但又保留了足够的“空白”,没有复杂的背景故事和固定的人设,这让粉丝有了更多二次创作的空间。有人为她绘制漫画,有人为她制作MMD舞蹈视频,粉丝在创作中把自己的情感、想法,都投射到了初音未来身上,形成了独特的“粉丝文化”。


B站博主@--rona--自制的《拼凑的断音》MMD视频截图

从软件到文化符号,初音未来的成长轨迹,其实只是虚拟偶像发展的一个缩影。技术提供了“骨架”,粉丝的情感与创作,则为其注入了“灵魂”。可以这么说,初音未来之所以能一直保持火热,更多的原因其实是与粉丝的共生,以及十几年来由粉丝们一点一滴共同汇聚的喜爱。

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的《世界计划:无法歌唱的初音未来》这部电影,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粉丝文化,将初音未来的“故事”推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当虚拟偶像也开始“迷茫”,开始思考“如何唱歌才能抵达人心”,粉丝与虚拟偶像这种深度互嵌的关系,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是偶像,也是伙伴

电影《世界计划:无法歌唱的初音未来》,由知名动画导演畑博之执导、米内山阳子编剧,改编自2020年SEGA开发的音乐节奏手游《初音未来:缤纷舞台》,也是这款游戏的首部银幕电影。

游戏里的五大组合成员们,以全新的形象在电影中亮相,“Leo/need”的摇滚热血、“MORE MORE JUMP!”的偶像光芒、“Vivid BAD SQUAD”的街头律动、“Wonderlands×Showtime”的奇幻舞台,还有“25点,Nightcord见。”的深夜共鸣。


(图/电影《世界计划:无法歌唱的初音未来》预告)

电影讲的是初音未来、虚拟歌手们以及五大组合之间的故事,这一设定很像电影之外,粉丝与虚拟偶像之间的关系。当他们遇到从虚拟世界穿越到现实世界,并且无法歌唱的初音未来(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小未来”)。此时的她,与大家印象中那个永远充满活力的歌姬判若两人。她看上去心事重重,还自言自语地反复吟唱着一句歌词:“一定能传达的吧,一定能看到的吧”。小未来遇上了一个难题——我该如何唱歌?

这个问题,看似是初音未来的“迷茫”,实则也是电影对“虚拟的歌声如何抵达人心”的追问。

前面提到过,初音未来的歌声并非“自主创作”,那种“人工作词作曲+语音合成”的模式,让她的歌声始终带着电子感,也让她面临着缺乏情感的质疑。当现实世界的人们对她的电子音产生审美疲劳,甚至认为那是噪音时,小未来开始困惑:“如果我的歌声不能传递情感,那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图/电影《世界计划:无法歌唱的初音未来》预告)

这一追问在故事中被情节化了。当小未来的“世界”遇到危机,电影中的各个组合成员们,没有将出现问题的虚拟偶像视为故障程序,而是看作需要帮助的伙伴。他们想通过共同创作出能够传递希望与治愈的歌曲,来唤醒陷入负面情绪的小未来。

这个设定根据情节的铺陈,虽然看上去有些虚幻,因为通过音乐来解决负面情绪背后的现实问题,是有些理想化了;但是从组合成员,到粉丝,再到虚拟偶像,这种正面情绪的传递顺序,其实也响应了初音未来依然“由人类主导创作”的原则。


(图/电影《世界计划:无法歌唱的初音未来》预告)

电影中还有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当五大组合通过演唱会直播唤醒小未来时,他们的歌声不仅让“世界”恢复了正常,还释放出“阿尔法波”,疗愈着听到音乐的人们的负面情绪,这其实很像我们在现实中听初音未来的歌曲所产生的效果。银幕之上,初音未来的歌声与不同组合的合唱交织。银幕之外,影院里的观众挥舞着荧光棒,也跟着一起歌唱。

那一刻,歌声穿越了电影中的直播屏幕—演出现场—-电影银幕这三层空间介质,串联起了观众的感官。我也不再纠结初音未来是否真实,而是沉浸在了那份“被理解、被陪伴”的情感共振中。正如映后一位“二次元妈妈”所说:“看完电影我才明白,女儿喜欢的不是‘虚拟’,而是那份真实的陪伴。”

AI替代不了的“情感连接”

过去十几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从Vocaloid让普通人能创作音乐,到AI大模型让虚拟偶像能实时对话、生成歌词甚至拥有“记忆”,虚拟偶像的形态也已经发生了好几个阶段的迭代。然而,直到今天,经由初音未来发布的音乐作品,仍主要依赖于人类创作者作词。

看完《世界计划:无法歌唱的初音未来》这部电影,很多人或许会问,当AI写词这项技术在其他一些虚拟歌手或项目中广泛应用的时候,初音未来会加入这场“升级”吗?

根据Yamaha雅马哈最近发布的消息,新的Vocaloid编辑器确实引入了AI技术,但其目的是为了让初音未来“生成更自然、更具情感表现力的人声”,而其创作环节的核心——写词和作曲,依然将由人类来完成。初音未来从诞生伊始的内核,便是人类的情感与集体信念。

她的歌词和歌曲承载了无数创作者真实的情感、思考和故事,仿佛自己的内心被世界听到了。我们可以这么去理解:初音未来是“被人们共同相信出来的”,这种与人类共创的情感连接,是纯AI难以替代的。这或许也是初音未来能够在众多虚拟偶像中,依然保持其独特性的根本原因。


(摄/记者段志飞)

在初音未来构造的“宇宙”里,粉丝们可以卸下伪装,表达真实的自己;也可以在粉丝群体中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获得理解与支持。尽管这种“情感投射载体”的功能在任何一个虚拟偶像那里都可以实现,但不得不说的是,初音未来与粉丝们十几年来的情感连接,是很难被替代的。

正如在《世界计划:无法歌唱的初音未来》这部电影中,当“世界”崩塌、现实世界断电断网时,大家还是选择了最原始的“面对面交流”,人与人产生联结,一起碰撞出拯救“世界”的办法。如此看来,真实互动才是基础,虚拟只是在这之上的一种延伸。

电影的结尾,初音未来重新找回了唱歌的意义,她不再纠结如何像人类一样有情感,而是明白:“我的歌声,就是大家的歌声;我的情感,就是大家的情感。”这句话,或许正是始终保持初衷的初音未来,与粉丝关系的最佳注解。


(图/电影《世界计划:无法歌唱的初音未来》预告)

电影还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契机,让我们思考当世界第一虚拟偶像“掉线”时,我们不仅听到了她的迷茫,更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尤其是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我们需要对陪伴的渴望,对理解的期待,对热爱的坚持。

另一方面,我们其实也能从这部电影当中,看到一种AI对人类的悲悯之心,因为初音未来就像一面镜子,背后所折射出的那些对青少年精神世界的关照,其实是一个更广泛的全球性的问题。

在电影里,我们看到负面情绪是如何被治愈了。那么,在电影之外呢?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我们,电影或许也一并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不只是让他们露出微笑,还要理解他们的困境”,“让他们知道,他们不是一个人”。


题图 | 作者提供
运营 | 邓官靖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张嘉倪已复婚!买超微博仍是张嘉倪老公,疑似张嘉倪为热度假离婚

张嘉倪已复婚!买超微博仍是张嘉倪老公,疑似张嘉倪为热度假离婚

八星人
2025-11-06 11:59:24
郑丽文扯掉了遮羞布,我们还要等什么?

郑丽文扯掉了遮羞布,我们还要等什么?

李博世财经
2025-11-07 14:08:58
“高贵”的玛莎拉蒂,降到35万了!超豪车品牌扛不住了,搞起了双11大促销,“骨折式”大甩卖,纯电降价更多

“高贵”的玛莎拉蒂,降到35万了!超豪车品牌扛不住了,搞起了双11大促销,“骨折式”大甩卖,纯电降价更多

和讯网
2025-11-06 09:34:39
2002年,浙江男子得知铜价从3万涨到了8万块钱,立即囤铜125吨,随后他还做了这样一件事!

2002年,浙江男子得知铜价从3万涨到了8万块钱,立即囤铜125吨,随后他还做了这样一件事!

牛牛叨史
2025-11-06 02:39:20
TVB视后江美仪曝长期无剧可拍,2年零收入,公开索戏竟遭高层冷眼

TVB视后江美仪曝长期无剧可拍,2年零收入,公开索戏竟遭高层冷眼

一盅情怀
2025-11-05 16:08:00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驾控打破平衡、第三排舒适欠佳,高速满电跑500公里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驾控打破平衡、第三排舒适欠佳,高速满电跑500公里

驾仕派
2025-11-06 17:35:42
山姆被骂上热搜!800万会员抵制阿里高管,集体喊退卡

山姆被骂上热搜!800万会员抵制阿里高管,集体喊退卡

吃瓜局
2025-11-05 15:22:55
当年身患渐冻症,还坚持在抗疫一线的张定宇院长,如今境况如何?

当年身患渐冻症,还坚持在抗疫一线的张定宇院长,如今境况如何?

以茶带书
2025-11-06 17:14:26
英国《金融时报》丨英伟达的黄仁勋称中国“将在”与美国的人工智能竞赛中“胜出”

英国《金融时报》丨英伟达的黄仁勋称中国“将在”与美国的人工智能竞赛中“胜出”

邸报
2025-11-06 09:29:45
立冬一过,爱情升温、桃花正旺的三个星座,甜到年尾

立冬一过,爱情升温、桃花正旺的三个星座,甜到年尾

小晴星座说
2025-11-07 19:44:52
黄芪和它是“绝配”!连着喝了2天,气血通了,浑身都是劲儿!

黄芪和它是“绝配”!连着喝了2天,气血通了,浑身都是劲儿!

江江食研社
2025-11-04 18:30:02
70岁潘虹迎来喜讯,这一次,撕碎了前夫米家山的体面

70岁潘虹迎来喜讯,这一次,撕碎了前夫米家山的体面

冷紫葉
2025-11-01 15:21:40
高速通行费全免!湖南、四川成首批试点,有车一族速看

高速通行费全免!湖南、四川成首批试点,有车一族速看

慧眼看世界哈哈
2025-11-07 11:03:07
四国防长发布联合声明,不许中方反制菲律宾,外交部回应反将一军

四国防长发布联合声明,不许中方反制菲律宾,外交部回应反将一军

阿校谈史
2025-11-07 10:32:38
前TVB艺人被捕,不准保释

前TVB艺人被捕,不准保释

粤睇先生
2025-11-07 00:55:40
马科斯通告世界:菲律宾进入国家灾难状态,罕见措辞引发国际关注

马科斯通告世界:菲律宾进入国家灾难状态,罕见措辞引发国际关注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11-07 09:00:02
交易赚麻了!两个联盟第一,火箭防守也第五,乌度卡谈杜兰特明牌

交易赚麻了!两个联盟第一,火箭防守也第五,乌度卡谈杜兰特明牌

巴叔GO聊体育
2025-11-07 08:56:07
我国央行连续12个月增持黄金 专家:未来仍可能增持

我国央行连续12个月增持黄金 专家:未来仍可能增持

中国经营报
2025-11-07 21:17:33
陪玩陪睡只是开胃菜,袭警、舔手指、集体嫖娼,背后的事捂不住了

陪玩陪睡只是开胃菜,袭警、舔手指、集体嫖娼,背后的事捂不住了

大鱼简科
2025-11-07 20:15:11
7个行业,真的顶不住了!裁员、倒闭、转行潮正全面爆发

7个行业,真的顶不住了!裁员、倒闭、转行潮正全面爆发

搬砖营Z
2025-10-21 14:05:11
2025-11-07 21:55:00
新周刊 incentive-icons
新周刊
一本杂志和一个时代的体温。
21162文章数 128998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头条要闻

美媒:卢拉乘中国电动汽车抵达峰会会场

头条要闻

美媒:卢拉乘中国电动汽车抵达峰会会场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本地
手机
健康
艺术
旅游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手机要闻

荣耀再“卷”大电池?曝行业首台 10000mAh± 中端机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艺术要闻

Donna Young:美国当代艺术家

旅游要闻

内蒙古冰雪旅游季在“中国冷极”启动,他们为什么都选这里?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