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7日报道 据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10月31日刊登题为《大熊猫热:中国的国宝在国内圈粉,在国外提升软实力》的报道,记者为林敏璋(音)。报道编译如下:
这是一场无可比拟的比赛——每天早晨,游客们要冲刺700米,争当第一批看到超级明星大熊猫“花花”的人。
10月的一个周三,早上6点30分左右,我也来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门口,那里已经聚集了大约十几个人。一个小时后,基地才会开放。
队伍中的一些人拿着小型运动相机,还有一些人戴着大熊猫耳朵的束发带。
大门一开,队伍中的一些人便飞奔起来,冲向6号别墅,那里是“花花”(又名“和花”)和她妹妹“和叶”的家。
我跟着他们奔跑到目的地,最后气喘吁吁地站在那里,静静地观赏着两只大熊猫,几十部手机举起来,拍摄着它们踱步的画面。
“花花”因其独特的外貌深受大家喜爱——这只5岁的大熊猫体型较小,形状像一个三角形的饭团。中国粉丝告诉我,她的耳朵是圆的,而不是常见的那种较尖的形状,还有一块泪滴状的眼圈,所以比那些眼圈更方的大熊猫“更可爱”。
她生活的场馆是基地里唯一限每批游客数和时间的地方,但游客可以重复多次排队观看。她受欢迎的程度还体现在,2024年4月,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通过一则有趣的短视频任命“花花”为该局荣誉局长。
我这次来四川省省会,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对“国宝”的喜爱之情。
过去十年来,大熊猫带动的消费支出大幅增长,前往“大熊猫之都”成都的国内游游客数量也大幅增长。
2020年“花花”的降生、新冠疫情期间的线上观看大熊猫热潮以及政府对“大熊猫经济”的扶持等都进一步推动了这股热潮。
大熊猫基地离成都市区不远,是成都最容易到达的可以近距离观赏大熊猫的地方。这里有200多只大熊猫,是世界上圈养大熊猫数量最多的地方之一。
2024年,超过1200万人次参观了大熊猫基地,创下历史新高。与2018年的747万人相比,这个数字是巨大飞跃。2018年,成都市政府启动了一项112亿元的项目,旨在将成都打造成一个顶级的大熊猫保护、研究和旅游目的地。
当我看到“花花”与“和叶”不紧不慢地踱步的样子,我才明白为什么在中国,大熊猫是一种让人疯狂喜欢的动物,也明白它为何是中国在海外展示软实力的成功范例。
大熊猫原产于中国。在野外,它们主要生活在四川省长满竹子的山坡上,包括卧龙、九寨沟和雅安等地。
由于过度捕猎,大熊猫曾一度濒临灭绝,并在1990年被列为“濒危”物种。在中国的保护以及与包括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其吉祥物就是大熊猫)在内的全球合作伙伴的研究合作下,大熊猫的数量有所回升。
中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总量从上世纪80年代约1100只的低谷增长到如今数量接近1900只,它们现在被列为“易危”物种。
像“花花”、韩国出生的“福宝”以及北京动物园的“萌兰”等带有明星效应的大熊猫都是网友们喜爱的对象。
付芮海(音)是在2022年开始在社交媒体上看大熊猫视频的。他告诉我,“花花”让他着迷。32岁的付先生是一名全职博主,也是一名兼职大熊猫导游。他说:“看大熊猫,尤其是像‘花花’这样可爱的大熊猫很治愈。然后你越看越着迷。我觉得这就是(在中国)大熊猫热的由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