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汽车经销商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生存和发展考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肖政三在11月5日于海口开幕的2025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年会暨博览会上表示。在他这番讲话背后,是超半数汽车经销商陷入亏损的严峻现实。
![]()
行业生存红线告急 多重压力叠加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5年上半年调查报告显示,52.6%的经销商陷入亏损,这一比例首次突破50%的生存警戒线,而能够实现盈利的经销商仅占29.9%,行业生存红线已被突破。
上半年行业库存周转天数已从2022年的30天增至36.6天,而80%的主销车型存在价格倒挂,导致经销商“卖得越多亏得越狠”。
![]()
与此同时,新能源转型的阵痛也在加剧行业分化,尽管新能源品牌经销商盈利占比达42.9%,但传统燃油车经销商亏损比例高达58.6%。转型需要巨额投入,而短期回报难以保障,使得多数经销商陷入两难。
经销商盈利结构单一的短板充分暴露,当新车业务陷入亏损,衍生业务未能及时补位,整个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已受到严峻考验。2024年全国超4400家4S店退网,2025年上半年又有超1200家门店濒临倒闭。这场危机深刻反映了汽车流通环节的系统性问题,亟需全行业共同应对。
政策支持与行业自救
对于汽车市场的发展,国家向来都很重视,在前期出台一系列结构性改革政策的基础上,一手积极出台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以旧换新”等多项有力措施;一手重拳出击开展“内卷式”竞争综合治理,规范汽车产业秩序。同时,《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也为经销商等市场主体提供了法治保障。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作为行业代表,正积极发挥作用。肖政三表示,协会已深度参与“内卷式”竞争综合治理,向有关部门提交反映“价格倒挂、库存过高、返利拖欠”三大问题的研究报告,并向20余家汽车品牌厂家发出倡议,旨在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缓解经销商经营压力。
与此同时,头部集团的战略调整颇具示范意义,中升控股关闭76家燃油车4S店,改建新能源门店,通过跨品牌超级服务中心提升工位利用率47%。永达汽车则切入电池养护赛道,布局300多个服务网点,通过“设备销售+服务分成+数据增值”模式开辟新盈利点。
![]()
车企与经销商的关系也在重构,2023年以来,小鹏推行“木星计划”替换直营模式,阿维塔在非一线城市将门店转为经销模式,印证了“融合共赢”的行业共识。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二手车和汽车金融或将成为行业新的增长引擎。流通协会预计,今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有望突破2000万辆和万亿元大关。对此金融机构如果能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金融、二手车金融及消费信贷等领域的创新与服务供给,那么将会为行业注入更多“血液”。
以质驭变 向新而生
这场席卷汽车流通行业的生存危机,既是严峻挑战,也是深度变革的催化剂。它无情地暴露了传统模式的脆弱性,也正倒逼着从经销商、主机厂到金融机构的整个产业链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革新。
![]()
阵痛之中,传统模式的退场与新生态的孕育正在同步发生。未来的汽车流通格局,必将属于那些能够快速适应变化、打破盈利单一性、并在服务与效率上构建起核心竞争力的参与者。
只要行业各方能凝聚“融合共赢”的共识,以政策为引导,以创新为驱动,积极拥抱新能源与二手车等新蓝海,当前的困境就并非终点,而是迈向一个更健康、更具韧性产业生态的艰难开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