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开着小四轮把我侄子送到学校后,我并没有立即驱车回家,而是坐在车里玩了一会手机,直到过了半小时多才开车回去。
刚开到店门口,就看到邻居大娘正要进店,我就知道要坏事了。我坐在车里,只听她说:“XX呢?”其他没有听到她说什么,随后她就从店里走出来,看到外面的小四轮说:“是开这车去的吗?”
我从车上下来,她看到我后说:“XX,到周六,去我老表饭店。”我答应了一声好。迟疑一下,她又说:“事来了。”我嗯了一声。(她老公公三周年)
大概是没话找话,她又问:“你是开着这车送你侄子上学的吗?”我说是的。她说要去通知下一家,就走了。
从天津回到老家做生意,不知不觉已经有六年多了。在这六年多里,遇到很多红白喜事,尤其是近门的,我可没少给人家端盘子。
![]()
我们这边的习俗是哪家有事了,就挨家挨户喊近门的去帮忙,一般就喊男的去,帮忙之前,要去饭店吃顿饭。等到办事那一天,根据贴的执事单,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都是托盘手,就是开席的时候,端着托盘上菜。一般情况下,主家会给一盒烟和两条毛巾,以前都是给两盒烟。
这样的习俗早就该改变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现在出去打工的人比较多,能找到帮忙的人,都不好找了。
还有就算是邻居或者近门的,也没有以前的关系融洽了,很多岁数小点的人,都没法再接触认识,他们要么出去上了大学,要么就是去外地发展。
现在农村好多人家办事,都是包桌,根本不需要自己找人干端盘子、发馒头之类的活。我觉得这个方式值得推广,到那随个礼,吃个饭就行。
![]()
我们村比较特别,是镇的中心,就我们这门来讲,人比较多,有一部分人出去打工了,大部分人都在家做生意。遇到红白喜事,还是很好找人帮忙。(说是近门,其实不过同姓而已,我们村的姓很杂,我们这个姓比较多)
不过我不喜欢给人帮忙,浪费时间不说,还比较尴尬。比如去饭店吃饭,老是有人劝酒,不喝还不行。而且我们这边喝白酒都是用那种很大的一次性杯子,像我这种不喜欢喝白酒的人,在这种场合很难受。
想想我小时候,遇到红白喜事,主家都是挨家挨户借盆、碗之类的。那时候可没有人坐席的打包,都是主家把剩下的菜都分分,还盆的时候,就给了。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远了。以前都说远亲不如近邻,现在别说亲戚,就是邻居,也不常见面。像这些农村习俗,都是老祖宗流传下来,也已简单很多,有的人家不过是为了收钱而已。
昨天早上送我侄子上学的时候,就听到两个奶奶级的人站在路边聊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现在随礼最少都得200了,100块拿不出手。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