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前第一代Airpods上市的时候,手机们普遍还都留着3.5毫米耳机口,当时围绕它的争论里,很多观点是认为这种东西音质底子太薄,信号也不牢靠,未来应该只是会作为有线耳机的一种填补——当时大家并不觉得手机拖根有线耳塞是个累赘的事情,有线耳塞成本相对更低,也不会像分体式一样怕丢,体积也不大窝成一团塞兜里不就行了?
九年后,你再走在大街上看,有线耳塞的存在感已经趋近于0了,大家不是耳朵上塞着真无线(包括入耳式真无线和开放式真无线)就是眼镜腿后面别着个骨传导。手机拖根线这种事,的的确确已经成了不被消费者习惯,并且被认为是有些累赘的行为,现实是如此清晰而残酷……
![]()
于是当HIFIMAN传出发布HE1000 WiFi版的消息时,我当时就拍了一下大腿,满脑子的恍然大悟——我觉得这步棋真的漂亮,走的对极了!这不会是什么现有HiFi系统的补充而已,这其实才是HiFi耳机的未来!我都能想见,几年后当一个人对高音质耳机产生兴趣时,首先吸引到他的恐怕不再是台式HIFI设备+有线头戴耳机这样的大系统,而是简简单单就这么一副WiFi头戴耳机,而且他买回去也不需要再凑这个搭那个,的确这一副就行了,一步到位,他就能品尝到真正的好音质带来的享受了——这番图景对于当下的市场来说,还不够革命还不够大胆还不够颠覆性么?
来,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款在我眼中具备颠覆性价值的新款耳机——HIFIMAN HE1000 WiFi
![]()
HIFIMAN HE1000 WiFi 的外观,相当程度上继承了 HE1000U的大致样貌,而全新设计的更紧凑更具便携性的新型人体工程学头梁和通体香槟金的漆面,配上深棕色的软质内头梁和耳罩,使得它看上去更适宜动态使用且更加骚包,这也意味着HIFIMAN是有意赋予这款产品更多直面普通消费者的特征,其野心可见一斑。考虑到产品定位和应用场景都发生了相应变化,它没有采用娇贵的无格栅设计,纳米级厚度振膜隐形磁体增强磁体这些法宝则得以保留。
![]()
更为重要的质变则发生在看不见的内部:全新开发的被 HIFIMAN称为“把大象装进冰箱”的喜马拉雅R-2R Mini版音频DAC芯片,将WiFi数字流媒体和数模转换功率放大乃至蓝牙连接能力都集成了进来,这使得HIFIMAN HE1000 WiFi得以将旗舰级平板大耳的声音水平,和数字串流播放的便捷无损,甚至还有内置DAC耳机先天所具备的能通过固件更新轻易改变调音这些优点,统统集于一身。
![]()
那么,代价是什么呢?变重了么?佩戴舒服么?
变重了,452g,然而这只是比450g的HE1000U重了区区2g,然后新头梁设计使得它的佩戴感更倾向牢固性一点,更不容易甩脱,这也是符合其具体应用场景的一个进化。总得来说,戴着它,不算夹头并稍微会有一丢丢的压顶,但请放心,作为一个宽头梁的大耳,这比AirPods Max那个破刑具戴着可舒服太多了。
![]()
作为一款主打 WiFi功能的耳机,HIFIMAN HE1000 WiFi的初次连接需要花几分钟时间对照说明书按步骤操作,配网完成之后,同一WiFi系统内的其余设备(包括且不限于手机、平板、数字网络播放器、国砖等)均可对其进行音乐投射,Apple Music / QQ音乐/网易云/ROON/Qobuz/Tidal均可,稳定程度要视乎具体网络环境。由于WiFi传输先天具备高带宽高稳定度,穿墙能力也比较强,生来就是个做真正无损音乐传输的料,故而你完全无需担心音乐在传输过程中会被降低采样率;而相对来说蓝牙这方面实在是胎里不足,市面上所有的无损传输方案也都是相对有损,漂亮的测试数据在实际应用环境面前都只能说是仅供参考,可能用在素质有限的TWS和便携头戴上还能够用,真到HiFi大耳这里,你跑去死磕蓝牙那还真不如老老实实在WiFi方案上杀出一片新天地。
![]()
音质方面,HIFIMAN HE1000 WiFi并不单纯是把HE1000U的声音做成了WiFi版,它的音色实际上比较像是中和了HE1000U和Ayra有线版的特征。
![]()
一耳朵下去,首先吸引到我的是这显著加厚了的中低频厚度和结象感,如果说HE1000U作为一款声场和细节极佳的平板大耳,其低频给人的印象是“也有不错的骨头和肉,相对也是够用的”,那么WiFi版就相当于在这个基础上下半身又练壮了一圈,低频给出了更丰沛的量感和冲击力,却又很巧妙的是以相当柔润的方式呈现而出,于是这低频听起来够劲儿的同时它谈不上什么侵略性,反而是能来相当亲和的氛围烘托,整个声音态势都由此有了点暖声迹象。同时这个低频的掩蔽效应很轻,并不会压制低频瞬态和爆发力的发挥,它对于低频乐器的瞬态展现和动态控制都是非常收放自如的。
![]()
中频同时给到了非常细腻精确的素质,和相当绵密的味道。可能对于之前玩过平板大耳机的朋友来说,平板的细腻度似乎是个很容易理解的存在,而对于更大基数的不太涉猎耳机的朋友来说,做个通俗的形容那就是“平板大耳能给到的细节还原,相对于你之前听过的寻常耳机音箱来说,就像是摄像头从500W升级到5000W之后带来的体验飞跃”,真就是在分离度和揭示力方面会带给你全新体验!何况这是HIFIMAN,何况这是HE1000系列。而且它不只是细腻,它还异常的精准,包括对乐器形体的展现、边缘的勾勒、收放的控制、音色的回放都准确到了高级的地步。更加可喜的是这个中频它还很有人情味儿,口型捕捉准确不夸张之余它的人声略暖而具备很不错的血肉感和韵味感,还很富于磁性,听流行人声它也是相当的毒啊!
![]()
高频是给足的,亮度对比HE1000U稍稍有那么一点压制,实际上也是因为声音重心倾斜了一些给下半身造成的连带效应,却依然保有极高透明度+漂亮的空气感+完整而精密的高频与极高频信息捕捉能力,依然听起来精灵般飘逸而精准,也能释放出不错的高频声音厚度。甚至因为这支耳机的整体音色略略暖化,使得这高频听着更润泽更模拟流——不过嘞,模拟时代的那些设备,高频反而很难做这么犀利,这结合起来,就很妙了~
![]()
声场这块儿,由于没有沿袭无格栅设计,HIFIMAN HE1000 WiFi的横向声场很大,而不至于到HE1000U推好了那么大——但是,这里必须要说但是了,一个很有区别性的体验就是,这耳机我戴着它,我是可以满屋子走来走去乱溜达的,楼层不高的话下楼搞不好都行,这跟你戴着有线耳机在器材架前面正襟危坐,它完全是两个感觉。去除了线缆的束缚你在物理意义上就有了非常高的行动自由度,忽然想去客厅看书就戴着过去了,猫咪忽然蹦过来你就一手给它抓怀里了(而不是担心它扯到线材继而把昂贵的前端摔到地下),吃饭拉屎想听就听。耳在具备如此高自由度的耳机里,我是没听过这么漂亮的、华丽的、透明的、不仅无拘无束还充满了空气感的宏大声场的,我是没见识过这么井井有条的声音层次感的,这就又太不一样了!
![]()
毕竟本身的底子太好,加之喜马拉雅R-2R Mini版音频DAC芯片的功力实在是深厚,数模转换做得扎实,模拟放大磨得讲究——基本上,如果是HE1000U有线耳机,你得搭配对了设备(可能还得是个倾向下半身的暖声前端补一下它的低频量感)才有可能给出如此气势与细节双优的低频表现,才做得到又有素质又给这么多韵味,才能充分释放它的声场和空气感。但在HIFIMAN HE1000 WiFi这里,你家有手机有路由器就行,其余都不需要。
![]()
那这就是这副耳机可怕的地方了——以前我遇到过无数次,某人动念想玩耳机(或者想在生娃之后捡起这个曾经的爱好),然后就琢磨着给自己搭一套正经设备,CD买哪个耳放买哪台耳机挑哪一副,对比犹豫好几天,最后扔下一句“唉,家里没地方摆这些设备,算了,听听真无线就好”……就一副中年男人凄惨可悲的画卷跃然纸上你知道么?也的确很多时候这年纪的人顾虑是最多的,怕扰民怕没空间摆,怕孩子怕猫……总之怕各种麻烦。
![]()
然而HIFIMAN HE1000 WiFi不麻烦,你所要做的,就是买回去,接一下家里的WiFi,没了……
然后你年少时代求之不可得的超强音质,比很多费心搭建的设备一点不差的高水准享受,就轻易到手了。戳戳手机就行,没有ROON/Qobuz/Tidal,那你还能没有Apple Music / QQ音乐/网易云么?然后甭管古典爵士流行摇滚ACG影视原声,你就可劲儿爽吧,在房间哪个角落都能爽,被撵出家门了都能倚在门口抱着毯子蹭着WiFi继续爽,那你说这……这TM得多爽?
![]()
万事开头难,而我也的确觉得HIFIMAN HE1000 WiFi只会是个开始——在动笔之前我跟几位老朋友聊这个耳机,他们有人表示这玩意儿适合住老破小的发烧友,有人则表示这适合作为玩音箱的人买来当做补充装备,怕扰民的时候听耳机——我觉得他们怕是想窄了,这东西,对于世界上大多数人来说,它的门槛比之前的HiFi系统都小得多,而本身的实力又强到了足够让任何人听一耳朵就知道“好设备到底好在哪儿”。不需要任何故弄玄虚,你摆在机场被顾客听一耳朵他都能买着带上飞机(回家跟老婆说是客户送的不值钱防挨打……),它完全有可能成为当年AKG K3003那样的现象级产品。这副耳机所代表的意义,是一扇新的大门,而这扇门后的世界,无限宽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