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泰安山口镇杨洪兰,二十余载大爱,为三姐弟撑起一片天

0
分享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增浩 薛小东

在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石门村,老党员杨洪兰家门口堆满了柴火,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做足了准备。二十多年前,面对三哥家三个骤然失去双亲的孩子,时任村妇女主任的她,用超越血缘的母爱与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为孩子们构筑了一个温暖的家。她是乡亲们口中“好人”的代名词。


1997至1998年间,杨洪兰的三哥与三嫂相继病逝,留下了分别为13岁、12岁和9岁的两女一男。家庭的变故让三个孩子瞬间沦为孤儿,剩余兄弟五人,在抚养孩子的问题上面露难色,二哥认为杨洪兰在村里工作,去过外地见过世面,肯定能将孩子教育成人,她深知,作为一名党员和村干部,肩上的责任让她无法袖手旁观。最终,她还是毅然将三个孩子接到自己家中抚养,与自己16岁的女儿一同照料,一家六口的生活就此开启。

彼时的生活本就拮据。杨洪兰的丈夫相清举此前在村小学担任校工,年收入600元,学校合并后便失了业。为补贴家用,他收废品、捡酒瓶,盛夏时节顶着烈日售卖雪糕,以微薄的收入勉强支撑着六口之家的开销。家中的口粮全靠按人口分得的田地,地瓜、花生是主要作物。“有地就饿不着”成为她当时最朴素的信念。她每日天未亮便起身摊煎饼,料理完家务后再匆匆赶往村里处理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杨洪兰说,小侄子打小调皮,十四五岁辍学后去学修车手艺,帮智力有缺陷的大侄女寻得安稳的归宿,还为孩子们的婚事操劳费心,如今两个侄女嫁到了本镇,平日里经常走动。侄子到年龄后帮他操办婚事,侄子也将称呼从“婶子”变成了“妈”。她本以为将孩子们抚养成人便完成了使命,却没想到这份责任早已融入生活,成为她一生的牵挂。

岁月的重担也压垮了家人的健康。丈夫相清举因常年劳累,于2014年和2018年两次突发脑出血,落下了言语不清、无法干重活的后遗症。杨洪兰默默扛起家庭的重担,将地里的庄稼换成易于打理的栗子树。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杨洪兰以一名老党员的初心践行承诺,用最平凡的行动诠释了“幼有所育、弱有所扶”的人间大爱,她的故事也在石门村传为佳话。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联系齐鲁晚报泰安融媒中心,热线电话:0538-6982110。)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齐鲁壹点 incentive-icons
齐鲁壹点
找记者,上壹点!
590911文章数 8240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