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州牧、郡守和太守这些官职,有什么区别?其实,这些官职,主要流行于汉朝。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组。一组是刺史和州牧,另一组是郡守和太守。
为什么这么分呢?因为刺史和州牧,是州一级的官员。郡守和太守,是郡一级的官员。要理解这些官职,首先要理解汉朝的行政区划。
![]()
汉朝实行郡县制,以郡为地方最高行政单位。全国被分为若干个郡,每个郡下辖若干个县。据统计,汉朝一共有大约100个郡。每个郡的长官,就是郡守。后来,郡守改名为太守。所以,郡守和太守,其实是同一个官职在不同时期的称呼,职责和权力基本上是一样的。
既然郡是地方最高行政单位,那州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汉武帝时期,为了监察地方,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每个州设一名刺史。刺史的任务,就是代表皇帝,监察自己所在州的官员,尤其是郡守这一级别的高级官员。
刺史的品级并不高,只有六百石,而郡守的品级是两千石。为什么皇帝要用这么低品级的官员,去监察高品级的官员呢?这正是汉武帝的高明之处。因为品级低,所以刺史不容易形成地方势力,刺史的监察工作如果做得好,就能得到升迁,所以他们有动力去认真工作。
到了西汉末年,汉成帝进行官制改革,将刺史改为州牧,品级也提高到两千石。但后来,这个改革又反复了几次,州牧又改回刺史,刺史又改为州牧。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为了镇压起义,东汉朝廷将一部分刺史改为州牧,并赋予他们统率军队的权力,州牧就成了地方上的最高军政长官,原来的郡守和太守,都要听命于州牧,这也为后来的军阀割据埋下了伏笔。
郡守和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而刺史和州牧是州的监察或军政长官。在大部分时间里,州只是一个监察区,而不是行政区,所以刺史的品级比郡守低。但在东汉末年,州牧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权力超过了郡守。
有一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这种变化。刘备在赤壁之战后,担任了荆州牧。这时,他已经是荆州的最高长官。而荆州的各个郡的太守,比如长沙太守、桂阳太守等,都要听从刘备这个州牧的指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