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亲情沦为谋财的工具,当生命被标价为保险金,这样的悲剧总能击穿人性底线。
最近,接连两条热搜新闻让人痛心:男子为骗保伙同他人制造车祸撞死亲生母亲,男子为骗保与堂哥合谋制造车祸撞死7岁儿子。杀亲骗保案令人毛骨悚然,什么原因会让凶手对自己的亲人下手?又是怎样给凶手定罪的?
此前备受关注的“推妻入海骗保案”细节近日被披露,凶手即便全程“零口供”,始终否认犯罪,仍因证据链充足被依法执行死刑。
三起“杀亲骗保”案,令人发指
杀子骗保:与堂哥合谋撞死儿子
2020年10月30日晚,福建省一条国道旁,7岁男童小张在路边小便时,被一辆货车当场撞死。孩子父亲张乙抱着遗体痛哭流涕,货车司机张甲主动赔偿100余万元,其中98万余元拟由保险赔付,张甲因交通肇事罪获判缓刑,看似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就此了结。
谁也没想到,这场意外竟是一位父亲精心策划的阴谋。事发一年多后,货车车主罗某的举报撕开了真相:张乙因妻子出轨、家庭经济拮据,萌生杀子骗保的念头,与堂哥张甲合谋,选择无监控路段实施作案。最终,张乙一审获判死刑,张甲被判处死缓并限制减刑。
杀母骗保:策划制造车祸撞死母亲
2023年9月,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章安街道九子村西边村路发生一起严重车祸,一名中年女子被一辆小型越野汽车撞飞至路边田地里,经抢救无效死亡。经警方深入调查发现,这起车祸是人为制造,实施犯罪的3人意图骗取保险金,其中1人是死者的亲生儿子。一审宣判,两名主犯被判处死刑,另外一人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
杀妻骗保:在监控死角把妻子推入大海
2021年5月5日,辽宁大连至山东烟台的客轮上,46岁的李某环“意外”坠海身亡。丈夫李某报警时声泪俱下,声称妻子因想看海不慎落水,但一系列反常举动却引起了警方的怀疑。随着警方深入调查,案件所有证据链形成了完整闭环,即使凶手“零口供”,李某仍被定罪。2025年6月16日,最高法核准死刑。
![]()
推妻入海骗保案,更多细节披露
坠海细节太蹊跷——
警方问报警人李某,妻子是怎么落水的,他言辞闪烁,无法说清经过。
案发现场在船舶七层甲板救助艇存放区,要进入这片区域,不仅有栏杆阻挡,现场还明确悬挂着“宾客止步”的警示牌,而临海一侧没有防护栏,这对夫妻为何要冒险进入如此危险的区域?
李某环的遗体被打捞上岸后,李某反复催促警方开具死亡证明。李某解释称,按老家习俗,逝者必须在三天内火化,以求入土为安。
案发前半个小时左右,李某独自走出房间在外甲板徘徊,而后近20分钟一直在其妻子坠海的区域四处查看。李某环坠海前10分钟,李某带着她进入这片区域。
![]()
2021年6月24日,检察官到事发船只勘查现场。
二人的婚姻不为人知——
李某,44岁,未婚,在上海经营着一家餐馆,条件不错,而李某环46岁,文化程度低,带着一儿一女,容貌普通且不擅交际。
这对夫妻从相恋到结婚,直至李某环坠亡,周围人都未察觉二人有亲密关系,且普遍认为二人极不般配。
死者李某环的亲属根本不知道李某环已经结婚。
尸检结果有生前伤——
在法医进行尸检后,确认李某环的死因是溺水,有生前伤。
李某环右眼上睑青紫肿胀,皮下组织出血,球结膜片状出血,眼部伤痕符合徒手殴打形成;其口唇黏膜、右颊部损伤符合捂闷形成,这些损伤均为生前伤。
死者儿子急于火化母亲尸体——
当李某身上的疑点越来越多时,死者李某环的儿子突然要求火化母亲的尸体,并坦言已与李某达成协议。
在这份二人手写的协议中,李某提到李某环生前购买过人身意外保险,只要顺利获得保险赔付,他可将赔偿金分给李某环的儿子。同时双方还达成了口头协议,李某可以抵押房产,先垫付60万元。
1230万巨额保险赔偿金——
2020年12月31日前后,李某使用李某环的身份证和手机,冒充李某环与销售保险员联系,分别从三家保险公司购买了4份大额人身意外险,受益人均为李某。
这些合同不仅保额巨大,保险标的和给付条件也一致:只有李某环在乘坐交通工具发生意外时,才能获得理赔。倘若李某环不幸意外身亡,李某最高可获得1230万元的保险赔偿金。
李某债台高筑——
李某并非别人眼中看到的那么光鲜,其实他和父母的生活穷困潦倒,债台高筑,在上海租房居住,无任何房产。
李某的债务已达50万余元,其父母欠款14万余元。
李某环坠海前被实施了暴力——
专业鉴定机构认定,李某环坠海前,她的白色衣服形成的白色像素与李某黑色西装形成的黑色像素多次探出缩回,动作存在关联,且其脸部伤情排除徒手击打以外的因素形成。这些足以证明李某环坠海前,李某对她实施了暴力。
“零口供”下的铁证如山
即使李某“零口供”,始终没有认罪,所有证据链已经形成了完整闭环,李某最终被判处死刑。2025年6月16日,最高法核准死刑。
“零口供”可以定罪吗?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零口供是可以定罪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来源 | 检察日报、人民网、法制日报
编辑 | 李雪
责编 | 姜玉函
![]()
关注民生周刊视频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