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MBI与DESY研发的新型等离子体透镜可聚焦阿秒级光脉冲,为超快光学研究带来更清晰、更强大的探测能力。
![]()
阿秒(十亿分之一秒的十亿分之一)是迄今人类创造的最短光脉冲。如今科学家成功攻克了其聚焦技术。
由柏林马克斯·玻恩研究所(MBI)与汉堡DESY研究中心组成的团队,研制出全球首台可聚焦阿秒脉冲的等离子体透镜,这一突破或将重塑超快物理学研究格局。
该技术显著提升了阿秒光的强度,使其能更精准探测原子与材料中最快速的电子运动。
阿秒脉冲可用于定格电子运动轨迹,犹如拍摄电子行为影片,为揭示物质最基本过程提供窗口。但长期以来存在一个技术瓶颈:这些脉冲位于极紫外(XUV)或X射线波段,传统反射镜与透镜在此波段完全失效 —— 反射镜不仅反射率低且易老化,普通透镜则会吸收极紫外光并拉长阿秒脉冲,导致精度丧失。
为此,MBI与DESY的研究人员另辟蹊径,选择了一种非常规材料:等离子体。这种带电气体能以固态物质无法实现的方式偏折光线。
通过可控方式产生等离子体,团队研制出能聚焦阿秒光且不损失其强度与速度的新型透镜。
等离子体颠覆光学定律
在研制过程中,科学家让强电脉冲通过毛细管内的氢气,电脉冲使氢原子电离形成等离子体。当电子向管壁外侧移动时,等离子体自动形成凹透镜形态。
团队解释:“通常此类结构会使光线发散而非聚焦,但由于等离子体折射机制特殊,反而实现了阿秒脉冲的聚焦。”
实验表明,该透镜可聚焦宽波段极紫外光,且通过调节等离子体密度就能改变焦距。更引人注目的是,其透光率超过80%,意味着大部分光源可无损通过。
更强能量,更少滤光
该等离子体透镜还具备天然滤光功能,可阻断产生阿秒脉冲时伴生的长波红外激光。这类红外脉冲通常需要额外金属滤光片,但会损耗宝贵能量。
团队表示:“如今这些滤光片已不再需要。”这使得原本受限于弱光源的实验能获得更强阿秒光束。
为分析透镜对脉冲形态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显示阿秒脉冲仅从90阿秒轻微展宽至96阿秒。在实际条件下(因色散效应导致不同颜色光波到达时间差异),等离子体透镜甚至将脉冲从189阿秒压缩至165阿秒。
凭借简易校准、可调聚焦与高透射率等优势,这款等离子体透镜有望开启阿秒科学新纪元 —— 从绘制复杂材料中电子运动图谱,到推进超快量子技术及显微成像发展。
该项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自然·光子学》期刊。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