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正式挂牌,这是华西医院的首个国家医学中心,也是我国西部首个综合医院获批国家医学中心。
国家医学中心是卫生健康领域的国之重器,是提升我国整体卫生健康水平、深度参与国际医学竞争的载体和平台。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不仅承担精神疾病的相关诊疗,还将通过整合多学科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推动科研转化和人才培养,致力于提升我国西部乃至全国精神卫生服务水平。
中心的挂牌自然也将为优质医疗资源本就丰富的成都,提供精神卫生医疗服务协同发展的全新契机。那成都市的精神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究竟如何呢?
公立 + 社会办医
成都精卫医疗服务规模持续扩容
![]()
据不完全统计,成都市目前精神专科医院,及挂牌 “精神卫生(医学)中心” 的公立机构有15家,覆盖了多个区(市)县,已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服务网络。在床位资源配置方面,从相关报道中发现: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规模居首,开放床位超1000张;成都德康医院、温江区第三人民医院等多家机构床位配置在500–1000张区间;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一期设置床位346张,后续仍有扩容空间。2020年成都市精神卫生服务资源专项调查结果中,全市精神科相关治疗床位有6706张。
近年来,公立医疗在精神卫生领域发展建设持续进行,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2020年10月开始试运行,牵头管理全省精神卫生工作,增挂“四川省精神卫生防治管理办公室”牌子,实现医教研防的一体化。中心增加负责全省精神卫生管理和质量控制,精神卫生数据分析、临床医疗管理以及专业培训,开展精神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等职能职责。
四川天府新区第二人民医院2023年1月开诊;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新津区第二人民医院、四川省第二退役军人医院等则修建了新院区,环境与配置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
同时,社会办医力量也在不断充实成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已有17家注册为精神病医院的社会办医疗机构,有效填补了基层服务空白。
政策引领与需求双驱动
精卫服务高质发展迎来新机遇
作为国民健康的 “隐形痛点”,精神心理问题近年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曾经“冷门”的精神科不再“冷门”。
近年来,不仅国家卫健委多次发文强调精神卫生建设,“十五五”也明确提出“加强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的部署;今年8月,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印发《四川省 “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对全省未来三年加强儿科、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进行系统部署。
在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方面,有9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强体系建设,加大精神专科医院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精神科室建设力度。二是提升服务水平,支持精神疾病国家和省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中医优势专科(神志病科)建设。三是充实人才队伍,壮大医师、药师、护士、心理治疗技师队伍。四是强化专业能力,加大精神科医务人员继续教育支持,加强非精神科医务人员心理精神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五是提供多元诊疗,加强心理门诊、睡眠门诊建设,探索“身心同治”。六是组织主题巡讲,面向机关、企业、学校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科普讲座巡讲。七是推动社区延伸,结合义诊、巡回医疗等开展公众心理咨询。八是发挥“12356”心理援助热线作用,为来电者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支持等服务。九是加大科普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而成都此前就在《成都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21—2030年)》中明确,构建以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和综合医院精神科为主体、基层机构为依托、社会心理服务为补充的体系架构,并提出到2030年,每千人口精神科床位数达到0.80张,80%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等开设精神(心理)科门诊,并按标准配置精神科床位、组建应急心理救援队伍。
尽管政策导向明确,目前成都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精神科建设发展仍相对滞后,一些机构在认识、资源与服务能力上存在短板。短期来看,未来几年对成都精神(心理)科医务人员薪酬分配、人员招录,社会办医深耕精神专科等方面都是利好趋势。华西医院国家中心的挂牌落地,省精神卫生中心的不断发展,都将引领成都市精神卫生服务医教研防整体提升,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