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新校徽LOGO的发布,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作为一所艺术类高等学府,校徽的设计理应具备代表学校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功能。然而,这次由法国M/M(Paris)工作室设计的全新校徽LOGO,虽然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却也让人不禁产生疑问:这真的是符合大学LOGO设计的标准吗?以下是我对这个设计的一些看法。
![]()
设计的元素堆砌,是否过于复杂?
首先,新LOGO中使用了大量不同的元素:包括不同字体、图形和颜色。虽然设计师的创意表达可以理解,但一个LOGO如果含有过多的视觉元素,会直接影响它的简洁性与识别度。LOGO的首要任务是易于记忆和辨识,但这一设计似乎陷入了过度复杂的困境。相比之下,许多优秀的校徽LOGO通常遵循简洁、清晰的设计原则,避免过度堆砌,以保证其在各种媒介上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
是否真正符合LOGO设计的五大原则?
根据LOGO设计的五大原则:简洁性、独特性、易识别性、适用性和持久性,这个新LOGO的设计似乎难以满足其中的几个重要要求。首先,设计的复杂性使得其不易在不同的场合(如校服、宣传材料、网站等)中保持清晰的视觉表现。其次,这种插画式的设计在时间推移后可能难以与学校的长期形象契合,缺乏持久性。
为什么没有人质疑设计的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许多业内人士对这一设计表示了欣赏,但也有部分人对于这个设计的适用性提出了质疑。令人好奇的是,是否因为这是顶级设计师M/M(Paris)工作室的作品,大家才不敢公开表达不同的声音?标设网认为,设计不应仅仅因为设计师的声望而被盲目认可。在这种情况下,是否有更多的讨论和评议空间呢?作为观众和受众的我们,是否应当更关注设计是否真正符合实际需要,而不仅仅是名气的光环?
![]()
新手写体书法的质疑
此次推出的新LOGO不仅更换了图形设计,同时还搭配了全新的手写(书法)体“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相比之前复旦大学二级学院时期使用的书法字,新手写体显得相对稚嫩,甚至很难称得上是合格的毛笔字。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一直以来在视觉识别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尤其对于一所艺术学院来说,更是一个与文化传承、学术氛围密切相关的元素。这次所选用的手写体风格,笔画的起伏与流畅感也缺乏传统书法的优雅与韵味,给人一种不成熟甚至“不是书法”的感觉。在视觉传播中,手写体所传递的情感和文化内涵是非常关键的。新手写体书法似乎未能充分表达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作为一所高等艺术学府应有的文化底蕴与学术严谨性。相比之下,复旦大学二级学院时期所使用的书法字,不仅造型更为规范,笔画的精致度与艺术气息也更贴合学院的历史与形象。
![]()
标设网认为,在设计中放弃原有的书法字,选择风格偏向现代、甚至略显稚嫩的手写体,是否过于迎合当下领导口味,而忽视了学校悠久文化与学术气质的传承?这种变化是否真能有效提升学校的品牌形象,还是反而削弱了学校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历史感?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深思。
总结
尽管新LOGO的设计有其艺术性与创新性,但从LOGO设计的实际应用角度来看,它在简洁性和识别度上的表现还有待改进。标设网认为,设计不应仅仅停留在艺术创意的层面,更应注重其功能性与传播效果。对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而言,新的校徽LOGO是否真正能够在广泛的应用中产生持久的视觉影响,这值得我们进一步观察和探讨。
通过深入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个LOGO设计虽然在创意方面不乏亮点,但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持久性方面还存在一些疑问。在未来的品牌设计中,是否能够真正平衡创意与实用性,将成为设计师们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中国知名设计公司创意共和
为客户创建独一无二的品牌形象,助力品牌成长为品类的代表
业务涵盖:商标命名、LOGO设计、VI设计、品牌升级设计、UI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及年度平面设计服务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