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力资金暗流涌动
最近看到Wind数据公布的一组数字让我眼前一亮:沪深两市竟然有111只个股连续5个交易日以上获得主力资金净买入。其中最夸张的是ST中迪,连续16个交易日获得资金青睐。说实话,这种持续性资金流入在A股市场并不多见。
![]()
看着这份名单,我不禁想起十年前在大学实验室里第一次接触量化系统时的震撼。那时候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市场永远在用数字说话,只是大多数人选择性地忽视了这些数字。
二、牛市里的致命错觉
说到选择性忽视,我发现散户在牛市里最容易产生两大错觉:
第一个错觉是"我的股票一定会涨"。就拿今年4月后的行情来说,指数涨了900点,但广聚能源这样的股票竟然跌掉了60%的涨幅。很多人还在傻等反弹,殊不知半年的时间成本就这样白白浪费了。
第二个错觉是"反弹就是机会"。我统计了今年前9个月各板块的表现,几乎没有哪个板块能连续2个月表现好的。电子板块算是例外,但也有四个月是下跌的。
![]()
这让我想起行为金融学里的"代表性偏差"——人们总是过分相信历史会简单重复。但市场从来不会按套路出牌。
三、血淋淋的案例教学
说到不按套路出牌,我最近研究的一个案例特别有意思:
![]()
这只股票前三次回调后都创了新高,但第四次就直接跌下去了。如果单纯看K线,根本无从判断转折点在哪里。这时候就需要更深入的数据支持。
![]()
看到没有?前三次回调时,"机构库存"数据始终活跃,但第四次就彻底消失了。这就是量化数据的魅力——它能帮你看到裸K线背后真正的资金动向。
四、数字不会说谎
我经常跟朋友说,炒股就像打德州扑克,光看对手的表情是没用的,你得会算概率。那些机构大资金的操作看似神秘,其实都有规律可循。
就拿开头说的那111只个股来说,主力资金的持续流入绝不是偶然。他们可能看到了我们没看到的东西,可能是行业拐点,可能是业绩预期,也可能是政策红利。
但问题是,我们散户要怎么才能捕捉到这些信号?我的答案是:建立自己的量化观察体系。不一定要多复杂,但一定要客观。
五、给普通投资者的建议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那我们小散该怎么办?我的建议是:
养成看数据的习惯。不要被K线的涨涨跌跌迷惑双眼。
建立简单的量化模型。哪怕只是记录主力资金流向也好。
保持独立思考。市场上99%的"技术分析"都是噪音。
控制情绪。行为金融学告诉我们,大多数投资错误都是情绪导致的。
记住,在这个市场上,真正赚钱的人都是反人性的。当大家都在追涨杀跌时,你要学会冷静观察数据;当市场一片恐慌时,你要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
六、回归本质看市场
回到开头那111只获得主力资金持续流入的个股。这个现象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在A股市场,资金的持续流向往往预示着未来的机会。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为什么这些股票能获得资金的持续青睐?是因为估值低?成长性好?还是行业景气度提升?这才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
说到底,投资是一场认知的较量。你看到的比别人多一层,胜算就大一分。而量化数据就是我们穿透市场迷雾的最好工具。
免责声明
本文所涉数据及信息均来源于公开渠道,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人不推荐任何具体标的或操作策略。如发现文中存在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删除。谨防不法分子冒用本人名义从事非法证券活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