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言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可华为以千万年薪和核心项目托付的高管,最终却在关键时刻反手一击。
2
这位拥有美国双硕士头衔、被业界誉为“Wi-Fi之王”的技术精英,在华为遭遇外部封锁的艰难时期,竟携13名关键技术人才,卷走价值数亿的芯片研发成果。
3
这起震惊科技圈的大案终于落下帷幕,判决结果令人拍手称快。
![]()
4
从北大高材生到华为核心
5
张琨的成长轨迹堪称典范,是典型的“学霸中的佼佼者”。
6
他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成绩出类拔萃;随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继续深造,奠定了坚实的科研基础;之后远赴美国留学,接连取得两项硕士学位。
7
如此耀眼的学术背景,无论走到哪一家企业都足以成为抢手人才。
![]()
8
加入华为前,张琨已在高通担任关键技术研发职务,并因突出贡献荣获公司级奖项。
9
为了将他招致麾下,华为开出了顶级待遇:基础年薪高达600万元,叠加期权与绩效奖励后年收入轻松突破千万大关;职位直接定为技术序列21级,已属公司决策层边缘的核心人物。
10
更难得的是,尽管其持有美国国籍,华为仍选择充分信任,将估值达9亿元的短距通信芯片项目全权交由其主导。
![]()
11
起初,张琨确实展现了非凡能力。
12
在他带领团队的几年间,华为路由器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从15%跃升至35%,业内纷纷称其为“Wi-Fi之王”。
13
照此发展势头,他极有可能成为中国通信领域的领军人物,财富与声望唾手可得。
![]()
14
至暗时刻的背叛
15
转折发生在2020年末,正是华为遭受美国全面制裁最严峻的阶段。
16
面对困境,张琨非但没有与企业共克时艰,反而萌生另起炉灶的念头。
17
当年年底,他在南京一家茶室秘密召集多名华为研发骨干,许下重诺:“跟我走,薪资翻倍、期权兑现、股份分配都不是问题,绝对比在华为赚得多。”
18
2021年2月,张琨正式离职;仅一个月后,便在南京注册成立“尊湃通讯”,主营业务正是Wi-Fi芯片设计,直指华为核心产品线。
![]()
19
所谓的“创业”,实则是系统性地复制华为技术。
20
短短两年内,他利用高额薪酬与股权激励,陆续挖走13名华为核心技术成员。
21
这群本应推动科技进步的人才,采取的方式却极为原始且低劣。
22
有人白天在华为编写代码,晚上转头用相同逻辑开发尊湃产品,两套系统代码高度雷同;有人图省事,直接用手机拍摄屏幕,将机密图纸带出公司;更有甚者,竟手动抄录数百页源码与注释,逐字搬运。
![]()
23
为逃避监管,他们在公司内部使用化名交流,还将华为专有技术包装成开源项目,通过私人邮箱中转传输,妄图掩盖剽窃痕迹。
24
靠着这些非法获取的技术积累,尊湃的发展速度异常迅猛。
25
通常情况下,升级一代Wi-Fi芯片需耗时三至四年,而尊湃成立仅两年就推出了商用产品。
26
资本迅速涌入,高榕资本、小米集团、湖杉资本相继注资,企业估值一度飙升至10亿元人民币。
27
张琨还公开宣称:“我们团队的研发效率比华为高出三成以上。”
![]()
28
90%技术重合率藏不住猫腻
29
尊湃的“奇迹式成长”很快引起华为技术人员警觉。
30
业内皆知芯片研发周期漫长、门槛极高,这种速度显然违背行业规律。
31
华为随即购入尊湃发布的芯片样本,启动逆向工程分析,结果令人震惊:在40项核心技术指标中,超过90%与华为自有商业秘密高度吻合,部分代码甚至保留着华为内部专属标记,清理工作明显不到位。
![]()
32
2023年4月,华为向公安机关报案。
33
同年12月,上海与江苏警方联合出击,同步突击尊湃位于上海和南京的办公场所,现场控制包括张琨在内的14名主要涉案人员,查获7台存储侵权数据的服务器,并冻结账户资金9965万元。
34
案件侦办过程极具挑战。
![]()
35
涉及的40余项技术均属前沿领域,办案组为此特邀多位通信行业权威专家组成顾问团队,反复论证技术细节,才厘清侵权事实。
36
同时,14名嫌疑人各自参与程度不同,办案人员必须逐一梳理其行为链条,明确每个人在泄密链中的角色定位,精准评估涉密点数量与经济价值。
37
经专业机构鉴定,被盗取的技术信息市场估值高达3.17亿元。
![]()
38
终局判决:6年刑期+5年禁业,一个都没跑
39
2025年7月28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宣判。十日内,14名被告均未提出上诉,判决正式生效。
40
主犯张琨因侵犯商业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处罚金三百万元,并附加一项前所未有的限制——刑满释放后五年内不得从事任何与芯片产业相关的工作。
41
其余13人也全部受到法律制裁,无一漏网。
![]()
42
其中周某甲、刘某等五人分别获刑三年至五年,罚金介于120万至150万元之间;高某、王某等九人被判有期徒刑并适用缓刑,罚金范围为20万至100万元不等。十四人累计缴纳罚金总额达1350万元。
43
他们创立的尊湃通讯被依法强制解散,所有侵权技术资料予以销毁,冻结资产依程序处理。
44
此案创下两项司法里程碑:首次将“技术密点重合率超过90%”作为定罪关键依据,彻底封堵“创意巧合”的脱罪借口;首次对知识产权犯罪者实施“职业禁止令”,显著提升技术窃取的违法代价。
![]()
45
案件调查期间出现一段插曲:美国高通突然宣布关闭其在上海的WiFi7研发中心,并全面清除技术文档。目前尚无证据证明该事件与本案存在关联。
46
庭审过程中,公诉机关指出,检察机关已针对华为内部管理漏洞发出检察建议书,协助企业优化保密机制,例如对敏感技术文件实行分级访问控制,强化员工离职时的数据交接审查流程。
![]()
47
靠剽窃搭建的技术大厦终会崩塌,靠背信弃义铺就的“捷径”终成死路。
48
张琨等人的结局印证了一个铁律:无论头顶多少光环,无论谋划多么周密,一旦践踏知识产权底线,必将付出沉重代价。
49
唯有尊重创新、守护原创成果,行业才能稳健前行,这才是最朴素也最深刻的真理。
![]()
50
![]()
5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