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近年来,六安市金安区在工业领域加快产业迭代升级,大力发展以半导体为主导的未来产业,跑出转型发展加速度,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金安区面对传统工业能耗高、效益下滑的困境,把答好“创新之问”的破题之策确定为产业向“新”而行。
紧盯融入合肥都市圈发展的政策机遇,金安经济开发区规划布局了占地550亩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园区在融资、产业配套、人才引进等方面全方位支持企业。
安徽格恩半导体有限公司落户这里以来,在政府的帮助下实现了快速发展。该公司技术中心副总经理杨力勋表示:“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是一个‘烧钱’的过程,我们每年的研发投入都在大几千万元,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很难单独承担,‘创新之问’让我们感受到了企业与政府双向奔赴的力量。”正是在政府助力和企业自身努力下,安徽格恩半导体有限公司把最新研发的科技产品带到了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吸引了众多客户。
客商李宏元惊叹地说:“我觉得非常震撼,我们的半导体企业生产制造并推广了一些新型产品,我觉得对于推动国内氮化镓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与格恩半导体保持紧密合作,共推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园区已吸引了像格恩半导体这样的芯片企业29家。今年1月至8月,这29家芯片企业产值超16亿元,年均增长超过七成。六安市金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文静表示:“金安经开区要高质量发展,必须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边学习边深耕这个产业,今年又建设了近5万平米的电子信息产业园,配套建设人才公寓,为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创造条件。”
如何巩固扩大战新产业优势?金安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加速培育未来产业。
安徽明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专注于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研发的科创型企业,依托自主技术建成安徽省首个氢燃料电池产业基地,形成了面向未来的氢能产业链布局。今年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企业一举签下500台氢能重卡订单。
该公司总经理许思传说:“‘创新之问’重在创新。我们公司今后会在燃料电池各个领域加大这个研发的投入,特别是在船舶、制氢等多个环节同时来发力,为我们国家达成‘双碳’目标作出安徽贡献。”
产业向新而行,改革向深发力。如何深度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直面省委提出的这一“创新之问”,金安区在深化与上海对口合作中,创新推出利益共享机制,对上海市松江区引进的项目在年终税收上分成和统计数据分算,全力推进项目招引。安徽赛富乐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被对口合作利益共享机制优惠政策吸引,从西安来到这里投资建厂。
安徽赛富乐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申辰说道:“最初是上海松江帮我们引荐的,效率非常高,投产第一个月的订单金额就已经超过1000万元,预计今年下半年产能再翻一倍。”
安徽六松现代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海峰表示:“我们积极探索发展路径,全力答好‘创新之问’。今年我们有两家企业正在进行财税分成的申报过程当中,通过利益共享机制,能够让政府也有积极性来推动整个长三角地区企业的梯度转移。”
“创新之问”更是“发展之问”,金安区正以答好“创新之问”为引领,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1月至9月全区完成工业投资74.5亿元,同比增长31.5%,增幅全市第3;其中技改投资15.7亿元,同比增长67.8%,增幅全市第1。
六安市金安区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莉表示:“紧扣‘创新之问’,围绕‘问题导向’抓攻坚、‘项目导向’促突破,牢牢把握工业强区主战略,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机遇,深化跨区域产业链协作;以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激活传统产业,高质量收官‘十四五’,科学谋划‘十五五’产业蓝图,为金安工业行稳致远打下坚实基础。”(赵越)
编辑:赵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