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
我的城市在地球另一端,从圣保罗到上海,27个小时的旅程。长时间的旅途飞行令我有点无精打采,但刚到上海的惊喜竟是像回家般的自在。
我的一些同胞曾告诉我,上海能让外国人像进了自家客厅。自那以后,我就一直在思考这份特别的热情究竟从何而来。
中文与葡语天差地别,显然排除语言这一因素。即便如此,到超市买水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在街头、商店、公共服务点和其他的一些场所,人们都很友善,懂得如何迎接外来之客。
人们乐于接纳他人,再加上上海的街头安全有序,出门走走易如反掌。地铁四通八达,晚上出行也无遭劫之忧。此外,这里不仅仅是座祥和又便捷的城市,它还那么美丽,灯火通明,文化娱乐场所比比皆是。
在还未踏足上海之前,我对这座大都市的各方面已有所了解。漫步街头,自然多了份亲切。我是巴西作家协会的会员,与上海作协共同合作的项目,收录了上海和巴西各8位作家的作品,这十六篇短篇小说以中葡双语呈现。正基于此,我开始阅读中国作品,寻找两国文学在角色设定、描述方式以及文学表现形式上的不同。读完,感受到中国与巴西竟如此相像,只有文学作品才能如此精准而优美地展现那些欢笑、冲突、思考与自省。正是文学和我们的这个项目让我深刻认识到这点。
读了中国的文学作品,又在这座美丽、有序、安全,充满魅力且热情好客的城市里备受礼遇,这便解释了为何初到之时,我就有了回家的感觉。
另外还有两点也让我得以窥见个中缘由。第一点与我来自并出生的城市有关。圣保罗像上海一样,是一座移民城市。在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它接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从而形成多元的文化。而且就像任何大城市一样,街上居民的目光,只求彼此相忘。初始,或许会有冷漠之感,有时确实如此,但这也体现了对他人空间的尊重。在上海,人们尊重个性,但同时也不忽视集体意识。
第二点是那些真正堪称“东方明珠”式的人物。我习惯于默默地沉浸在写这些人物的欢愉中:一个在便利店轻抚棕榈叶等待父母的男孩;周一清晨,将裙子留在客户门外的女快递员那匆匆身影;电梯里那位轻柔吹着不过就是几秒口哨的男子,还有许许多多的小人物,我万分荣幸可以讲述他们的故事给大家听。书写这座城市,书写这里的人们和街景,那些大雨前的轰隆雷鸣,还有公园里的动物、食物的芬芳、树叶的摇曳,这是对这座城市的礼赞,我也在其中找到了自我。
感谢上海市作家协会给予参与上海写作计划的机会,该项目于10月底结束。最后,我要感谢所有我拜访过的人以及上海的市民:是你们允许我提笔书写,让我在这两个月里成为这片土地上的“居民”。在此也向结识的作家同仁们送上一个温暖的拥抱——你们的友谊、眼神与话语,我都会珍藏。
我已经开始想念你了,上海。
(胡佩华 译)
原标题:《十日谈·外国作家看上海 | 里卡多·费尔南德斯:东方明珠》
栏目编辑:华心怡
文字编辑:吴南瑶 王瑜明
本文作者:(巴西)里卡多·费尔南德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