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泛黄户籍卡揭开“沉默的荣耀”,吴石烈士南京隐秘岁月首次曝光

0
分享至

南京市档案馆,一份跨越七十余年的户籍卡原件静静躺在展柜内,照片上的男子目光坚定,职业栏清晰写着“国防部史料局局长”——他就是吴石,电视剧《沉默的荣耀》中主角的原型,我党打入国民党内部最高级别的情报员。







01 隐秘档案,七十年后重见天日

南京市档案馆近日首次公开了一批珍贵的户籍卡原件,这批形成于1946年至1948年间的档案,清晰记录了吴石、陈宝仓、聂曦三位隐蔽战线烈士在南京从事革命工作期间的居住地址和职业身份。

泛黄纸页留存手书墨迹,斑驳相片定格英烈容颜。这批跨越70余年的珍贵史料,为我们还原了英雄们在南京生活的历史痕迹。

吴石的户籍卡明确标注其当时50岁,“服务处所”为“国防部史料局”,“业别”为“局长”,住址登记为“湖北路翠琅村1号”。

同时公开的还有陈宝仓和聂曦的户籍卡。陈宝仓的户籍卡显示其48岁,“服务处所”为“国防部”,住所为“丰富路342号”;聂曦的户籍卡详细记录了其年龄29岁,“服务处所”为“国防部史料局”,住所在“炮标”。

三张户籍卡均粘贴有当年的照片,成为还原英烈隐秘岁月的直观物证。

02 隐秘岁月,南京生活与潜伏足迹

南京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沉默的荣耀》播出后,该馆工作人员在馆藏的南京解放前夕户籍档案中查询三位英烈的户籍卡档案,通过姓名、籍贯、任职单位等多维度交叉比对,最终找到了他们及家人的户籍卡。

这些户籍卡是吴石将军和陈宝仓、聂曦烈士在南京留下的生活印记,为研究他们的活动轨迹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实物支撑。

除了三位烈士本人的户籍卡,档案馆还查找到了他们家人的户籍卡,包括吴石的妻子王碧奎、长子吴美成、次子吴韶成、幺子吴健成、长女吴兰成、次女吴学成。

陈宝仓的妻子陈师文通、女儿陈禹芳;聂曦的妻子高申、女儿聂钦、兄弟聂磊等人的户籍卡也一并被发现。这些细微的记录,勾勒出英雄们作为普通人的家庭生活。

03 骨肉分离,最后背影定格南京

在吴石烈士的隐蔽岁月里,南京这座城市见证了他与家人的最后相聚

吴石之子吴韶成曾就读于南京大学的前身——国立中央大学,他在校时的相关档案近日也在南京大学校史馆首次公开展出。

展出的档案包括吴韶成的学籍卡、含有他名字的新生入学名单等。吴石将军在赴台时,将一双儿女留在了大陆继续完成学业。

其中,儿子吴韶成于1948年至1952年就读于国立中央大学经济学系。

吴韶成撰写的文章《五十年代在台湾殉难的吴石将军——挥泪忆和父亲走过的岁月》提到了与父亲在南京的最后时光。

1949年2月,吴石接到调任,正好学校即将开学,父子俩便一同来到南京。同年4月1日,南京学生举行大游行,惨遭国民党军警镇压,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四一”惨案。

当时参与大游行的学生主要来自国立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学校。这次游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

当时,国民党军警殴打学生队伍,造成三人死亡,其中有两人都是国立中央大学的学生。后来,吴韶成和几位同学去看望吴石时谈起此事,吴石对同学深表同情,说:“日子不会太久了。”

吴石在离开南京前,把身上仅有的20元美钞留给了吴韶成。没曾想,这竟是父子俩的最后一次见面。

之后,在南京解放前夕,由于时局动荡,吴石通过电话劝说儿子离开南京,但吴韶成与同学们坚持留在学校,积极护校,迎接南京解放。

1949年4月22日,解放军准备解放南京,父亲又让江宁要塞司令胡雄在撤退时开吉普车拐到学校,要吴韶成立即随车东撤,被婉拒。从此,一家骨肉分离各奔东西。

04 忠正清廉,隐蔽战线的“终极潜伏者”

吴石(1894—1950),福建省福州市人,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师处长,北伐军总参谋部作战科科长,国民党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台湾“国防部”参谋次长,秘密身份为中共高级情工

1949年8月按组织意图赴台湾执行任务。1950年,因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叛变而被秘密逮捕,在台北英勇就义。

吴石将军用传奇的一生,书写了他对国家和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出身贫寒的他,早年投身革命,从辛亥学生军到保定军校的“状元”,从国民党高官到中共地下党“级别最高的潜伏者”,他的人生轨迹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解放战争前夕,他因对国民党集团失望至极,不满蒋介石的独裁统治,随后倾向共产党。在好友何遂的牵引下,1948年4月,吴石与中共上海局发生联系,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由于吴石身居国民党要职,最能接触到核心军事机密,利用此有利条件,曾为我党提供多次重要情报,为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赴台前夕,他冒死传递500箱军事机密,为解放台湾的战略布局提供了关键情报。

吴石将军的一生,更是“廉石精神”的生动注脚。他虽身居国民党中将高位,手握军机要务,却从未以权谋私,始终两袖清风。

抗战期间,他全家蜗居简陋旅社,薪俸多用于接济贫困学生。1948年福州洪灾,他倾囊捐出2000银元救灾,并发动同僚募捐,拯救十万灾民于水火。

即便在台湾就义前,他仍叮嘱子女:“谨守吾家清廉俭朴家风”,其遗书中“余素不事资产,生活亦俭朴”的自述,更显风骨卓然。

05 英雄陨落,绝笔诗见证丹心

1950年3月1日晚,国民党保密局特务敲开吴石在台北的家门,找借口将他带走。当天夜里,特务就对吴石进行了审讯,逼迫他说出中共在台湾的组织情况。

吴石遭受了种种酷刑和反复审讯,一只眼睛因遭毒打永远失去光明

面对十入九死的黑狱,吴石没有指望走出来。他在狱中断断续续草拟了一封绝笔书。这份绝笔的内容震撼人心,有他对亲人最深的怀思,对理想最执着的坚守,还有对儿女最后的叮嘱。

牵挂着子女的吴石在绝笔书中叮嘱道:“学女,乖乖,要小心好好的(地)看着,一切家中事请教胡伯伯,並请其照顾帮忙,门户好好的(地)看,东西要收拾清楚。爹字。”

1950年6月10日下午4时,国民党当局按照蒋介石的杀人密令,匆匆将吴石等人押赴刑场。面对死亡,吴石镇定自若,从容吟诗:“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时间定格在1950年6月10日,吴石在台北马场町壮烈牺牲,时年57岁

06 历史铭记,血脉延续

吴石遇难后,党组织第一时间启动营救计划,然而国际局势动荡,叛徒破坏严重,营救行动遇到重重阻碍。

为优先确保未暴露同志的安全转移,对烈士家属的接应照顾只能暂缓并秘密推进。家属们亦是无名战士,他们继承先烈遗志,用隐忍与坚守为英雄的信仰选择筑起了最坚实的后方。

吴石的儿子吴韶成1952年从南京大学毕业。后来,他成为河南省冶金厅总经济师,以自己的方式延续父亲的道路,为党和国家作贡献。

近日,国家安全部发布视频解密一批重要档案。这些档案虽然没有标注真实的姓名,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无名。

这批档案与近期热播的总台大剧《沉默的荣耀》里的人物原型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有关。

从1952年发放烈士证,到2013年西山无名英雄纪念碑落成,再到烈士安葬故居修缮,每一次铭记都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更是对祖国统一信念的坚定传承。

如今,西山无名英雄纪念碑上,毛泽东同志的题诗依然清晰:“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

南京市档案馆此次公开的户籍卡,与国家安全部此前解密的档案形成互证,进一步呈现了英烈们从南京潜伏到台湾就义的悲壮历程。

这些沉默的纸张,承载着历史的重量,让后人在触摸这段隐秘岁月时,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灼热的信仰与忠诚。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童童聊娱乐啊
童童聊娱乐啊
分享娱乐生活
136文章数 290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