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21岁的铁路上海客运段列车员李成亮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为一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点燃生命之火。他也因此成为上海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群体中年龄最小的捐献者。
![]()
这场生命的缘分始于2024年8月。单位组织的一场培训中,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一句“一次捐献可以挽救一条生命”深深烙印在李成亮心中。
“那句话像一束光,瞬间照进了我的心里。”这位“00后”列车员回忆时目光坚定。
他毅然登记报名,通过口腔黏膜采样方式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
今年9月,一通初配成功的电话让李成亮的爱心承诺进入倒计时。得知患者病情危急,他毫不犹豫作出决定:“我能体会患者和家属的无助,我若拒绝,他们可能失去最后希望。”对李成亮而言,捐献从来不是一道需要权衡的“选择题”,而是义不容辞的“必答题”。
在家人全力支持下,李成亮利用休息时间往返医院,高效完成捐献前各项检查。从登记入库到成功捐献,仅用时14个月,他以青春为炬、以担当为轨,跑出了令人惊叹的生命救助“加速度”。
“能真真切切帮到一名患者和他的家庭,为生命接力,很值得。”采集床上,他平静的话语里透着超越年龄的成熟。
![]()
李成亮是静安区红十字会2025年度第4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静安区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20年与中铁上海局开展合作以来,已有近800名铁路职工加入志愿者行列。采集当日,区红十字会专程前往慰问,并表示将继续携手合作单位,推动更多“希望的种子”加入这场爱心接力。
记者注意到,李成亮采用的口腔样本入库方式,正是上海作为全国唯一与国际骨髓库接轨实现该技术的省市推出的创新举措。
相较于传统血样采集必须前往血站由专业人员操作,微信自助入库可实现线上申请、邮寄采样,全程无创无痛,大幅提升捐献效率,也让更多爱心人士,能够轻松迈出参与“生命救助”的第一步。
记者:郁婷苈
编辑:史笑雨
信息来源:区红十字会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