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布鲁塞尔,风很冷。欧盟官员在一栋无窗会议室里盯着屏幕上那份文件——中美在吉隆坡的经贸磋商成果。几行字让他们瞬间坐直:中方暂停稀土出口管制的新规,只对美国生效。欧洲没被写进任何句子。几天内,布鲁塞尔的气氛急转直下——一场关乎供应链命脉的“求通之旅”,悄然开始。
从吉隆坡到布鲁塞尔——风向变了
吉隆坡会议原本低调。中美经贸团队发布联合声明,确认在若干领域“加强合作、相互便利”。外界注意到的,却是那句“中方暂停实施部分稀土出口管制新规”。
![]()
欧洲官员第一时间研读全文。文件看似宽泛,细节里却有温差:适用范围仅限美方。欧盟不在名单里。这意味着,美国企业或将恢复从中国进口稀土,而欧洲的审批通道仍然悬空。
布鲁塞尔的工业界迅速警觉。德国汽车制造商、法国电子企业、荷兰芯片设备供应商纷纷向欧委会提交内部警示报告——“如果政策延续,我们可能成为下一个被挤压的环节。”
稀土,这种被称作“工业维生素”的原料,欧洲早已离不开。风电机、汽车电机、电子元件、国防系统,全系依赖中国的供应与加工能力。此刻,“被落下”的恐慌像阴影一样蔓延。
![]()
欧盟贸易与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召集紧急会议,议程主题只有四个字:“特殊待遇”。会议结论明确——尽快与中方沟通,建立单独通道。
布鲁塞尔那周的天气持续阴冷,会议室灯亮到深夜。外部世界看不见的,是欧洲在资源面前的焦虑与微妙失衡。
稀土外交的暗战——从焦虑到动作
![]()
几天后,欧盟开始密集行动。多国常驻代表团接连向北京发出会晤申请,主题都围绕稀土。消息很快传到外媒头条:“欧盟希望获得与美国类似的豁免或特批”。
北京方面的回应一贯简洁:“中国的出口管制制度是依法实施的,不针对特定国家。”这句话表面平稳,却等于一扇半开的门——既不拒绝,也不承诺。
欧洲工业界则更直接。德国机械制造商协会VDMA公开表示,中国的出口审批“已影响欧洲工业供应链”,呼吁欧盟“以谈判取代等待”。法国商界更焦虑,称欧洲正陷入“战略短缺”。
![]()
此时的中欧关系正处微妙期。一方面,双方在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频繁摩擦;另一方面,欧洲又无法脱离中国稀土的供给。合作与依赖之间的界线,被反复拉扯。
欧盟高层深知,能源独立的口号说得响亮,矿产独立却遥遥无期。欧洲自己的稀土开采项目尚处早期阶段,环保约束又高,短期无法成型。眼下,唯有谈。
布鲁塞尔外的媒体评论称:“欧洲不想被动,却没有选择。”这句评语带着一丝冷意,正好描绘出当下的格局。
![]()
沟通渠道的诞生——一场隐秘的转机
转机出现在十一月初。路透社率先披露:欧盟委员会贸易与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欧盟已与中国建立“特殊沟通渠道”,以确保对欧产业至关重要的稀土材料供应。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落地。欧洲媒体以“突破”形容,布鲁塞尔的神经稍微放松。虽然细节未公布,但这意味着双方至少达成一种“可控对话”。
![]()
业内消息称,该沟通机制以技术委员会形式存在,核心任务是“提前通报出口审查进度,建立申诉窗口”。换言之,欧洲获得了与中方“直接问路”的机会。
欧盟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语气克制:“我们正建立可预见性机制,确保供应安全。”背后未说出口的,是那份隐秘的松口气。
北京方面对此保持低调。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仅确认“与包括欧盟在内的合作伙伴保持沟通”,未具体说明内容。中方的态度依旧是“开放但有条件”。
![]()
在稀土这场博弈中,中国依旧占据主动权。它既展现开放姿态,又牢牢握着审批闸门。对外的信号是稳定,对内的逻辑是控制。
而对欧盟来说,这个沟通渠道更像是一根稻草——不是胜利,而是避免失控。
资源与权力的平衡——从焦虑到默契
过去几年,欧盟习惯了以“规则”和“市场”谈判,如今却不得不面对资源现实。稀土不是纸面协定,而是炼厂、矿山、供应链的综合体系,而这些环节的重心,在中国。
![]()
中方的策略并不复杂:控制出口、优先国内、评估风险,同时保留与关键伙伴的协商空间。这是一种“精准松绑”——对美有政策试点,对欧留观察通道。
欧洲舆论逐渐转向务实。德国《商报》评论道:“对华施压不如对话,中国的资源政策既是杠杆,也是信号。”法国媒体《世界报》则指出,“欧盟在寻求‘独立’的同时,也必须感谢中国的克制”。
这一切形成了微妙的政治画面:中方以规则塑造空间,欧方以外交修补脆弱。资源外交像一场棋局,每一步都带着算计。
![]()
到十一月底,欧盟内部出现了新提案——在关键矿产谈判框架中引入“预警机制”,希望未来能在政策变动前与中国提前沟通。这种机制化的姿态,意味着布鲁塞尔开始接受一个现实:合作比抱怨更有用。
稀土风波并未结束,但局面已变得可控。欧洲的焦虑被“特殊渠道”暂时安抚,而中国的地位依旧稳固。资源供应的故事,从未只是经济问题,而是一场精心排布的外交棋。
参考信源: Reuters,《EU establishes special channel with China to secure rare earth supplies》2025年11月4日。 Bloomberg,《EU Seeks Rare Earth Assurances From China After US Gets Pause on Export Curbs》2025年11月5日。 Politico EU,《Brussels scrambles for rare earth access as Beijing eases curbs for Washington》2025年11月6日。 欧盟委员会官网新闻稿,《Statement by Vice-President Maroš Šefčovič on EU–China economic dialogue》2025年11月5日。 中国商务部例行记者会纪要,《关于稀土出口管制及合作伙伴沟通机制答问》2025年11月7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