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总理说“高士其代表科普”
坚持“把科学交给人民”
高士其创作了大量科普精品
全身心投入科普事业
是中国科普事业的光辉旗帜
高士其(1905年11月1日—1988年12月19日)
![]()
高士其,福建省福州市人。中国著名的科学家、科普作家,中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1918年考取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5年开始先后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学习。1928年在实验室感染脑炎病毒,致终身残疾,行动艰难。1930年学成归国,发表诗作译文。1934年开始创作科学文艺作品,并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奔赴延安,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大量声讨反动势力的诗文。1949年后在北京,从事科普创作和青少年教育工作。他在和病魔苦斗的六十年中,撰写了数百万字的科普作品。自20世纪30年代迄今,他的作品在千千万万中外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5年11月6日
我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
高士其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座谈会
暨《高士其科普作品精选》发布会
在中国科技馆成功举办
我们摘选了高士其的7个难忘瞬间
让我们一起通过这些不同的人生片段
缅怀高士其
![]()
写作中的高士其
一
1918年,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高士其考取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5年,赴美国攻读化学。当祖国传来瘟疫蔓延的消息,他毅然转向了细菌学这一冷门。
![]()
高士其在美国芝加哥大学(1927年)
1928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科学研究院的一次实验中,一个装有脑炎病毒的瓶子突然破裂,病毒破坏了高士其小脑的中枢运动神经,造成终身无法治愈的残疾。
在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中,高士其以惊人的毅力读完了医学博士课程。
二
1930年回国后,面对国内肆虐的霍乱、伤寒、痢疾等传染病,高士其认识到“目前大众需要科学知识,科学要求大众化。”
高士其开始走上科普写作道路。在发表第一篇科学作品《细菌的衣食住行》时,他把自己的名字由“高仕錤(jī)”改成了“高士其”,用意是“去掉人旁不做官,去掉金旁不要钱”。
![]()
在《菌儿自传》中,他以“菌儿”为第一人称,讲述了“我”的来龙去脉:“我是菌族里最小、最小,最轻、最轻的一种。小得使你们的肉眼,看得见灰尘的纷飞,看不见我们也夹在里面飘游。轻的(得)我们好几十万挂在苍蝇脚下,它也不觉得重。”
![]()
《菌儿自传》
他在科学小品中把病菌细致刻画成“小魔王”,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将晦涩的科普知识娓娓道来,在探求科学奥妙的同时,将贫穷问题、卫生官僚、发国难财者比作“社会病菌”进行批判。
三
高士其的科普作品一经发表就获得了大片赞誉,可高士其并不十分满意,他觉得只是谈了“小魔王”,并没有触及“大魔王”——日本侵略者。
![]()
高士其发表的《我们的抗敌英雄》一文(1935年)
随后,高士其又写出《我们的抗敌英雄》《抗战与防疫》《细菌与人》等近百篇科学小品,号召全体民众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这些融科学于抗战的文章通俗易懂又极具鼓动性,一经发表,便引起轰动,在知识界和学生中广为流传。
四
科普写作期间,受到史沫莱特、艾思奇等人的影响,高士其积极参加群众运动,阅读了大量进步刊物,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开始接受共产主义理念,他坚信“延安才是中国的希望”。
随后,萌生前往延安参加革命的想法。面对身体的残疾,他说:“就是爬,也要爬到延安去。”
![]()
高士其奔赴延安路线图
![]()
他只身一人辗转搭车、坐船、步行,途经千余里,历时三个多月艰苦行程,于1937年11月25日,终于到达延安。
五
刚到延安,毛泽东、周恩来和陈云等中共领导人就来到他住的窑洞里看望他。陈云在交谈后也称赞说“你是延安第一个红色科学家。”
作为奔赴延安参加革命的第一位留美科学家,象征意义非凡,对革命队伍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
![]()
1938年,高士其(中)与李公朴(右)在延安窑洞前
到延安两个月,高士其就联络董纯才、陈康白等20位进步青年一起成立了延安的第一个科学技术团体——“边区国防科学社”。随后,面向生产建设的具体需要,学习科学、研究科学、传播科学。
六
新中国成立后,高士其全身心投入科学普及工作,尤其重视儿童科学普及。
![]()
1958年,高士其与北京第46中学同学合影
1961年,高士其参加科协会议时提出“科协有责任和共青团、教育部门合作,更广泛地、更深入地把青少年科学技术活动开展起来”;希望“每一个学会都应该动员起来,各就自己的知识领域之内,编写几本给青少年看的通俗科学读物,不要以为这种工作只是文学家的事,只是出版社编辑们的事,它也是我们科学工作者的事”。后来,高士其又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科普工作的四点建议》。
七
高士其先生虽身有残疾,但他却站得高、看得远,他说,“我们的国家要强大,就一定需要发展科技,发展科技就一定要做好科普工作。”
![]()
高士其手迹
1984年12月,高士其亲笔写下了自己的座右铭:“我能作的是有限的,我想作的是无穷的。从有生之年到一息尚存,我当尽力使有限向无穷延伸!”
![]()
高士其的科普作品(部分)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
加强科学技术普及
培育创新文化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科普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
今天,我们共同缅怀高士其
就是接过他毕生所投入与呵护的科普事业
更加有效地普及科学知识
提升人民的科学素质
为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贡献力量
![]()
责 编:张慧凯
审 核:张敬一
值班编委:宋玉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