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纪洪平
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战略号召,切实推动急救知识普及进校园,筑牢青少年生命安全防线,11月4日,菏泽医专临床医学系 “急救天使”志愿服务队师生一行,走进菏泽市第一实验小学中山路校区,开展以“普及急救知识,点燃希望之火”为主题的急救技能专项培训活动。本次培训由临床医学系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第一党支部党员刘瑞婷副教授担任主讲,为该校300余名师生带来一堂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的生命安全课程。
![]()
聚焦校园场景中高频实用的两项急救技能—— 心肺复苏(CPR)与海姆利克急救法,通过“理论讲解 + 案例分析 + 实操演示”的模式,让急救知识更易被师生理解与掌握。课堂上,刘瑞婷副教授以通俗生动的语言,结合真实急救案例,系统讲解了心肺复苏的核心原理、操作流程及关键注意事项,从判断意识、呼叫急救到胸外按压、开放气道,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在海姆利克急救法教学环节,她针对儿童群体生理特点,详细阐释了气道异物梗阻的危害与应急处理要点,通过分步拆解动作、标注关键发力点,清晰演示了针对儿童及成人不同人群的标准操作方法,让在场师生快速掌握急救核心要领。
![]()
理论讲解后,志愿者服务队员们化身“急救示范员”,携带专业急救模拟设备上台,进行心肺复苏与海姆利克急救法的规范连贯操作演示。志愿者们精准的动作、严谨的流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实操画面,有效帮助师生突破“看得懂、学不会”的难点,进一步加深对急救技能的理解与记忆。
![]()
实操环节,同学们踊跃参与,有序上前在急救模拟人身上练习心肺复苏按压、开放气道等动作,以及海姆利克急救法的实操技巧。刘瑞婷老师与志愿者们分工协作,一对一进行指导,针对同学们操作中存在的按压深度不足、手势不规范等问题,耐心纠正并手把手示范,同时及时解答师生提出的“按压频率如何把控”“儿童急救是否需要调整力度”等疑问,确保每位参与实操的师生都能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
![]()
此次急救培训进校园活动,将专业医疗知识与校园安全需求精准结合,把晦涩的急救技能转化为中小学生易于理解、便于操作的实用内容。不仅有效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边界,更帮助师生们掌握了突发意外时的自救互救能力,为构建平安校园、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了“生命安全防线”。
未来,菏泽医专临床医学系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推动急救知识普及活动常态化开展,为提升全民急救素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高校力量。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