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消息,为推进京津冀北斗时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将京津冀打造成为全国北斗时空产业规模应用策源地、创新示范高地和产业聚集高地,京津冀三地经信(工信)部门共同制定了《京津冀协同推进北斗时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7年,推广应用各类新型北斗独立定位终端产品80万台(套)以上,三地实现北斗应用总规模达到500万台(套),引育行业头部企业10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50家,打造超2000亿元产业规模的京津冀北斗时空产业集群。
加强央地战略合作。加强与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等央企合作,推进其在京津冀落地建设国家级北斗时空重点项目。联合三地企事业单位整合相关基础设施资源,开展综合PNT、时空大数据、北斗融合应用等关键技术攻关,共建京津冀北斗时空产业生态。
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支持在京津冀区域内布局北斗时空信息产品的小试中试检测平台和产业创新中心,推动建设“动态时空基准与导航定位性能”专业实验室,打造北斗氢能重卡、智能网联汽车等应用产品设计、研发、实验、测试基地,共同推进“北斗+”“时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成立标准推进机构。支持筹建时空信息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机构,开展北斗规模应用和时空大数据服务相关产品和数据标准的研究和制订,构建标准统一、互认互通的技术体系。
开展强链补链延链。细化京津冀北斗时空产业链图谱,支持产业链上中下游联合实施产业筑基攻关,招引关键企业补链延链,分层培育北斗时空信息应用和服务市场主体,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北斗时空信息服务产业链。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快北京海淀、顺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滨海,河北雄安新区、石家庄和沧州等地北斗产业园区建设,加强资金、基金、人才、应用场景等要素供给,打造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京津冀北斗时空产业集群。
编辑 白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