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行试验,是新建线路开通前的“实战彩排”。在联调联试合格后,按运营图全天跑列车,模拟旅客乘降、突发故障、应急救援等场景,全面检验轨道、信号、供电、客运等设备稳定性与人员协同能力,用20天跑出200天数据,确保铁路开通即安全、即高效。
![]()
近日,经过为期39天的联调联试,京唐城际铁路北京城市副中心段自11月6日起进入运行试验阶段,意味着这条全长148.7公里的京津冀“东部走廊”离开通只差临门一脚。在过去39天,项目已完成联调联试,对轨道、接触网、信号、通信等20余个专业进行了“地毯式”检测;自运行试验开始,国铁北京局将用至少两周时间,通过“按图行车、故障模拟、应急救援”等60余项实战科目,对运输组织、设备稳定、人员应急进行最后体检。唐山机务段精挑细选的10名高铁司机、北京电务段24小时轮守的CTC系统、唐山工务段“拉网式”清理的沿线环境,都在为一张合格的“成绩单”保驾护航。
京唐城际全线设8座车站:北京城市副中心、燕郊、大厂、香河、宝坻、玉田南、唐山西、唐山,其中燕郊至唐山段已于2022年12月30日投运。待副中心段年内通车后,北京东部与河北北翼将首次被一条“直线”串起——副中心站到唐山站最快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1小时45分压缩至39分钟,到宝坻仅需21分钟,京津冀“1小时通勤圈”再扩容。
![]()
对乘客而言,新线带来的是“多、快、好、省”:初期日开行动车组18对,高峰时段最短间隔6分钟;二等座全程票价预计55元左右,比自驾高速费还低;更值得期待的是,副中心站与地铁6号线、22号线(在建)实现“零换乘”,燕郊站同步加建跨省公交枢纽,真正解决数十万“北漂”通勤族的早晚高峰痛点。
对区域而言,京唐城际更像一条“经济拉链”。它把北京城市副中心、廊坊北三县、天津宝坻、唐山市区四大增长极牢牢扣在一起:副中心重点承接央企二三级总部,大厂、香河聚焦文创与医养产业,宝坻打造京津冀“高铁新区”,唐山则拥有百年工业底蕴——轨道把要素流动的时间成本切成两半,产业协同的“化学反应”自然加速。
从更长远来看,京唐城际还是更大棋局的“先手”。向北,它预留了与京哈铁路联络线,可直达秦皇岛、沈阳;向南,它规划引入天津滨海新区,形成“京津唐第二通道”;在副中心站地下,已经预埋了京滨、城际铁路联络线等多条股道,未来这里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地下高铁枢纽之一,4条高铁、3条地铁、1条市郊铁路在此“纵横交叉”,真正实现“轨道上的京津冀”由线成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