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儿童营养品市场迅速扩张,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50亿元。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消费心理驱动下,一些企业借助“科研概念”“专家推荐”等方式,将普通食品包装成具有功能功效的“营养神器”,其中头部品牌“养能健”成为典型代表。
![]()
资料图片。
10月12日,澎湃新闻报道短视频平台热门主播“清华冯博士-儿童营养研发专家”在直播中推销“养能健DHA藻油叶黄素酯凝胶糖果”,宣称该产品具备“防蓝光”“眼脑双效补充”等功效。经查,该产品实为普通食品,并非保健食品。根据《广告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普通食品不得宣称或暗示具有保健功能。
![]()
10月13日,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介入调查,对涉事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并依法立案。检查发现,该直播间存在虚假宣传行为,相关产品宣传与食品属性不符。市场监管部门要求涉事企业停播整改,并将依法进一步查处。
然而截至11月,消费日报记者发现抖音平台上“养能健营养食品旗舰店”账号仍在以“清华冯博士”名义推广该款产品。客服回应称“产品合法合规,有对应检测报告”。但记者查阅发现,该产品宣称的执行标准GB17399(糖果卫生标准)已于2017年废止,且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上未检索到其保健食品备案或注册信息。
![]()
除上述产品外,养能健主打的“γ-氨基丁酸多维营养咀嚼片”也存在类似问题。该产品执行标准为GB24154特殊膳食食品,本针对运动人群设计,却在宣传中使用“春生夏长”“帮助孩子改变人生轨迹”等话术,暗示产品能够助力儿童长高。专家指出,γ-氨基丁酸目前仅少量研究提示可能改善儿童睡眠质量,对“生长发育、智力提升”等无直接科学支撑,将运动营养食品作为儿童身高管理产品销售存在适用人群错位风险。
消费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养能健”品牌背后是一条由代工厂、MCN机构和直播投流共同构建的营销产业链。其生产商为仙乐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而品牌关联企业厦门孩很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则由MCN机构厦门浪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持股60%。该机构通过“内容输出—直播卖货—IP打造”模式,孵化多位网红教师,并以“专家直播+千川投流”的组合打法撬动家长信任。
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儿童营养品牌通过“专家身份”模糊食品属性,借助情绪化内容制造焦虑,再引流至直播间成交。这种“专家话术+硬广切片”的流量套利模式,已成为行业惯用套路。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明确提醒,普通食品不得宣称“改善记忆”“缓解视疲劳”等功效。医学界专家也指出,叶黄素可通过均衡饮食摄取,过度宣称“防蓝光”“提升记忆力”缺乏循证医学依据。
10月14日,消费日报记者就冯博士直播带货行为及产品宣传问题联系养能健关联公司,截至发稿未获回复。315诚搜网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
来源 | 315诚搜网 综合 消费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