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产业宏观视角看,星愿以“全域下沉+超大规模化”策略实现对海豚(参数丨图片)的压倒性领先。
9月,星愿全国销量达50545辆,是海豚(21344辆)的2.37倍;领先城市数量17个,而海豚仅上海、南京2个城市领先。
近6月销量趋势中,星愿从4月的35368辆持续攀升至9月的50545辆,增长曲线陡峭且稳健;海豚虽从9348辆增长至21344辆,但在量级和增长势能上明显弱于星愿。
从区域与用户微观视角分析,星愿的销量分布深度契合下沉市场刚需,海豚则锁定品牌依赖型的细分用户。
在重点城市维度,星愿在新一线及二线城市形成碾压优势:郑州单月销量2553辆(领先海豚1137辆)、成都718辆(领先419辆)、杭州678辆(领先483辆),这些城市的下沉市场(如郑州的县城、成都的郊县)用户核心需求是“低价、实用、能上牌”的代步工具,星愿的产品定位精准戳中这一痛点。
海豚则在上海(306辆对星愿138辆)、南京(572辆对星愿357辆)等城市实现反超,其用户多为对品牌、三电技术有较高要求的城市家庭,消费场景偏向“品质通勤+家庭短途出行”,这类用户愿为比亚迪的品牌口碑和技术配置支付溢价,受众规模相对有限。
区域市场中,星愿在华东(22288辆)、华中(10233辆)等人口密集区域形成销量断层,这些区域的下沉市场消费潜力彻底释放,星愿的“高性价比+强渠道”组合有效触达“价格敏感型+首购刚需”用户;
海豚在华东区域销量10973辆,虽在核心城市表现亮眼,但在下沉市场的渗透力远不及星愿,侧面反映其产品未完全适配低线市场的价格与场景需求。
从省份维度看,星愿在河南(8103辆)、山东(7572辆)等人口大省销量破万,下沉市场成为其增长引擎;海豚在河南(3978辆)、山东(3734辆)等省份也有不错表现,但用户集中于省会及地级市核心区域,属于“品牌依赖型”的细分群体。
星愿与海豚的销量差异,揭示了新能源市场“下沉规模化”与“品牌细分化”的竞争差异。
对星愿这类下沉路线品牌,成功关键在于“持续压榨成本+深化渠道下沉”:通过供应链优化、车型配置精简将价格打到行业地板,同时将渠道触角延伸至“乡镇网点”,进一步挖掘下沉市场的增量空间。
这种策略在新能源市场“普及化阶段”是抢占市场份额的最优解,也为后来者的下沉之路树立了标杆。
对海豚这类品牌细分路线的车型,破局路径在于“技术标签强化+用户体验升级”:需进一步放大比亚迪的“三电技术”“智能配置”优势,在城市家庭用户中打造“技术标杆”标签,通过OTA升级、充电网络优化提升用户粘性。
同时,可尝试“区域定制化”策略,在海豚优势城市(如上海、南京)推出专属配置或服务,巩固细分市场壁垒。
但需警惕星愿的“低价渗透”,若无法在技术或体验上形成差异化,细分市场的护城河将逐渐被规模化品牌攻破。
星愿代表的大众路线凭借规模化优势占据市场主流,海豚代表的品牌细分路线需在技术与体验上凿穿壁垒。
二者的竞争也为行业提供了样本——在新能源普及的浪潮中,要么以规模统治市场,要么以差异守住阵地,中间地带的生存空间将愈发狭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