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诸多美国民众还沉浸在“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中时,一句曾被嘲讽为“危言耸听”的预言,正悄然变成现实。
拜登在联合国大会上那句“美国若忘记责任,将带动世界倒退”,当时被不少媒体解读成“对特朗普的温柔警告”。
![]()
很多人当时听听就算了,以为就是卸任老头子发牢骚。
可现在2025年10月了,特朗普上台才九个月,情况已经开始往那个方向走,美国经济数据越来越难看,中国那边稳扎稳打,差距拉得越来越小。
如今,特朗普执政,形势却越来越像拜登的“预言片段”,到底美国真在倒退,还是世界在变快?
![]()
特朗普的经济逻辑很简单,甚至可以说简单粗暴:筑起高高的关税壁垒,把那些跑出去的制造业硬生生给逼回来。
这个被命名为“美国优先”的策略,听起来像一剂强心针,但扎下去之后,却发现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最先感受到痛楚的,不是远方的对手,而是全球的供应链。
![]()
这场始于今年4月的贸易战,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很快就烧到了加拿大、墨西哥、欧洲这些昔日的盟友身上。
特朗普政府祭出了一项普遍适用的10%标准关税,而针对中国的特定商品,税率更是被疯狂加码到60%甚至125%。
大家期望的制造业大规模回归美国的景象,压根就没出现。
相反,全球供应链率先陷入了一片混乱。
苹果公司的财报里,供应链成本上涨了12%,像特斯拉这样高度依赖外国稀土资源的产业,成本更是瞬间激增。
![]()
这些增加的成本,最后都像水流一样,顺着产业链淌到了普通消费者的脚下。
因为对巴西加征了50%的关税,美国超市里的牛肉价格跟着飞涨。
一个普通的美国四口之家,一年的生活开支因此凭空多出了超过3000美元。
数字是冰冷的,美国的CPI增幅已经逼近3%,而10月份的通货膨胀率,依然顽固地停留在3.5%的高位。
民众的生活,正被卷入高通胀和高失业率并存的滞胀危机之中。今年上半年的新增就业岗位比预期少了整整20%,失业率也从4.1%一路爬升到了4.8%。
![]()
这还没完,摩根大通的预测更加悲观,他们认为年底失业率可能会冲到5.3%。
市场的反应最为直接,今年第一季度,标普500指数应声下跌11%,而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更是暴跌16%。
7月份,当政府宣布对电子产品加征25%关税后,股市又是一个激灵,下跌了3%。
面对这一团糟的局面,特朗普想到的不是修正航向,而是试图去操控罗盘。
![]()
他直接更换了负责发布非农就业数据的官员,甚至还想把自己以前的经济顾问米兰安插进美联储,目的就是为了施压降息。
要知道,美联储已经有超过110年的独立运营历史,这种做法无疑是在动摇美国经济的定海神针。
![]()
拜登的警告
如果说经济上的混乱是看得见的伤口,那么制度根基的动摇,则是一场看不见的内出血,更加致命。
拜登曾经警告过权力向少数人集中的“寡头政治”风险,现在看来,这绝非危言耸听。
特朗普的MAGA阵营不仅牢牢控制了共和党,还在国会选举中大获全胜。
更关键的是,美国最高法院里,保守派法官的比例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三分之二。
选民们似乎亲手把一个讲究“三权分立”的制衡体系,推向了“定于一尊”的边缘。
![]()
对建制的系统性攻击,几乎是全方位的。
行政系统首当其冲,数万名联邦雇员以“缩减政府规模”的名义被解雇。
政府停摆甚至被当作一种政治工具,用来打压民主党籍的公职人员。
就连国家核安全管理局这样的关键部门,都有80%的雇员处于无薪休假的尴尬境地。
司法系统同样未能幸免,特朗普公开批评司法体系,还动用总统权力赦免了部分参与国会山事件的人。
在无数法律界人士看来,这简直是在动摇整个国家的制度根基。
![]()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军事权力被民用化。
特朗普动用了军队和国民警卫队,直接接管了华盛顿、孟菲斯、波特兰等城市,甚至还威胁要向旧金山派遣国民警卫队。
这种做法在美国历史上极为罕见,也因此在各地引发了声势浩大的“不要国王”抗议运动。
拜登警告过的另一个问题,是虚假信息的泛滥。
![]()
特朗普的团队非常擅长利用社交媒体的算法,将支持他们的声音无限放大,制造出一个巨大的信息茧房。
结果就是,民众的认知与现实严重脱节。
明明零售销售额在下降,消费者信心指数也从110的高点跌落至95,但仍有高达40%的受访者坚信,经济正在“好转”。
这种撕裂感,也体现在其他社会议题上。
![]()
严苛的移民政策和频繁的遣返行动,不仅引发了大规模的社会抗议,还直接导致了农业和建筑业出现严重的劳动力短缺。
而通过行政命令放松环境管制,虽然让能源巨头们赚得盆满钵满,却也让今年的碳排放量反弹了5%,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对立。
![]()
外交资产大清算
当一个国家内部陷入混乱和撕裂时,它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也必然会一落千丈。
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策略,本质上就是一种交易式外交,正在系统性地清算美国数十年积累下来的外交信誉。
美国正在从昔日的“领导者”,沦为盟友眼中避之不及的“麻烦制造者”。
![]()
在乌克兰问题上,美国的态度变得异常冷淡。
特朗普在10月17日与泽连斯基的会谈中,竟然直接施压对方接受“领土换和平”的方案,理由是他“不愿看到俄罗斯毁灭乌克兰”。
他甚至计划在匈牙利举行第二场“特普会”,并且明确表示不会邀请欧盟或乌克兰参加。
![]()
在中东,特朗普无视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无条件支持以色列,这让美国与欧洲盟友之间出现了巨大的裂痕。
英法德等欧洲主要国家,已经明确转向,公开支持巴勒斯坦建国。
这种不可靠的行为模式,让盟友们感到心寒。
那个曾经提议购买格陵兰岛,还建议加拿大并入美国的特朗普,行事风格极度不可预测。
美国的盟友们意识到,不能再把自身的安全和未来,寄托在这样一个反复无常的伙伴身上。
![]()
于是,盟友们开始了“自我保护”。
欧盟发布了名为《2030年准备就绪》的白皮书,核心思想就是寻求防务上的自主。
贸易数据也印证了这种疏远:今年,欧盟对华贸易增长了10%,而对美贸易则下降了5%。
美国主动后退留下的地缘政治真空,很快就被竞争者填补。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成功调解了沙特与伊朗这对中东宿敌的和解。
这件事的标志性意义在于,它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中东的关键事务,不再必须经过华盛顿的点头批准。
![]()
外交上的失信,最终会反噬其经济霸权的根基。
关税战堵住了美元通过全球贸易输出的渠道,损害了美元霸权。
而美元自身今年以来已经贬值近9%,这大大降低了全球资本持有美元的意愿。
“去美元化”,这个曾经只在边缘角落里被提及的话题,如今已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沙特正在考虑在部分石油交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东盟国家也在积极推动本币结算系统。
![]()
这一切,都让拜登的预言听起来不再像是警告,而更像是一个即将上演的终局。
经合组织预测,到2028年,中国的GDP可能就会超越美国。
世界经济论坛也预测,到2029年,美国GDP在全球的占比将从23%降至20%。
![]()
当一个国家,内部无法就最基本的事实达成共识,精英不再信任赖以生存的制度,盟友不再相信其作出的承诺时,它在全球地位的滑落,或许就只剩下时间问题了。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