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3月5日,东莞首个新型中医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揭牌启动。
![]()
今年3月份,广东省名中医、国家重点专科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董明国教授领衔东莞市中医院脾胃病专家团队到企石医院开展大型义诊活动。
近日,东莞市中医院与中堂镇人民政府、东莞市中堂医院联合举办“东莞市新型中医紧密型医疗联合体”“东莞市中医院中堂医院”签约揭牌仪式。这标志着东莞新型中医紧密型医联体实现扩容,也意味着该市着力构建的“1+2+N”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与此同时,南都记者采访获悉,经过一年多探索实践,全市首个新型中医紧密型医联体在服务体系构建、资源下沉与机制创新等方面成效初显。
中堂医联体揭牌 三大方向筑牢水乡片区服务枢纽
10月28日,东莞市中医院与中堂镇人民政府、东莞市中堂医院三方签约仪式正式举行。此次合作聚焦中医骨伤、中医康复、中医内科三大核心领域,明确“人才共育、服务同质、专科共建”路径。根据协议,东莞市中医院将派驻骨干人员负责医联体日常运营管理,推动两院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教学等方面实现同质化发展。
具体合作中,双方将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共享院内制剂,共建特色专科集群,重点为中堂医院培养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及业务骨干。东莞市中医院党委书记叶国华表示,将发挥龙头优势,在管理、人才、学科、技术、品牌等方面深度合作,力争将中堂医院打造成服务能力达县级水平、辐射水乡片区的新型镇级中医医院。
值得关注的是,中堂医院已于2024年12月转型为中医(综合)医院,总投资4.6亿元的改扩建项目预计2026年投用,届时可开放床位400-600张,为中医药服务升级奠定硬件基础。中堂医院党总支书记刘志刚称,将以医联体为契机,在医院管理、人才队伍、中医内涵、重点专科建设上求突破,为水乡片区群众提供“预防-治疗-康复-健康管理”一体化中医药服务,助力东莞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建设。
首个医联体成效显著 企石医院实现全方位跃升
在中堂医联体揭牌前,东莞首个新型中医紧密型医联体已在东部片区见效。2024年3月5日,东莞首个新型中医紧密型医疗联合体、东莞市中医院企石医院揭牌,而企石医院早在2023年底已转型为东部片区新型镇级中医医院。
南都记者从东莞市中医院、企石医院采访获悉,经过一年多实践,该医联体从“形式联动”转向“实质融合”,从“单点指导”迈向“系统共建”,为基层中医医院发展提供可复制经验。业务协同方面,双方签署“三大急救中心”联合救治协议,构建危急重症“绿色通道”,通过信息互通、快速转诊、资源共享,提升危重患者救治效率与成功率,强化区域急救联动。同时,血液透析中心建设提速、磁共振技术合作深化,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
专科建设成果突出,在东莞市中医院专家指导下,企石医院完成肛肠暨创面外科、疼痛科重点专科及骨伤科特色专科申报,各专科标准化“协定方”通过药事管理委员会审核,推动中医诊疗方案规范化应用。目前,企石医院疼痛科、骨伤科获评市级中医药特色及重点专科,老年病科、针灸科影响力持续扩大。
人才培养是核心支撑,双方建立“进修-驻点-互访”三位一体机制。东莞市中医院已接收企石医院12个专科24名骨干进修,定期派专家驻点指导,形成“双向互动”培养格局。通过党员专家帮扶、“西学中”计划及学术交流,企石医院破解人才瓶颈,医护人员中医药理论与实操能力显著提升。
一系列举措推动企石医院全方位进步:中医非药物疗法、中药饮片使用量大幅增长,启动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及中医减重、风湿疼痛、脑病等特色门诊;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提升,服务流程优化,患者满意度与中医药服务可及性提高,还斩获市级党建创新大赛奖项。
企石医院方面表示,医联体强化了专科建设,形成“预防-治疗-康复”体系,推动资源下沉与管理标准化。
“1+2+N”模式加速落地 绘就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蓝图
两个医联体的成功落地,为东莞新型中医紧密型医联体扩容奠定基础。2023年,东莞市政府印发《东莞市推进广东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工作方案(2023-2025年)》,将新型中医紧密型医联体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抓手。
东莞市卫健局表示,将持续发挥市中医院龙头优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管理、人才、学科、技术、品牌上与成员单位紧密合作,培养骨干人才,提升成员单位中医服务水平,为片区居民提供一体化、同质化、连续性中医药服务。
在此基础上,东莞将构建“1+2+N”模式:“1”为东莞市中医院(牵头单位),“2”为企石医院、中堂医院(成员单位),“N”为条件成熟时纳入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协作单位。通过强化中西医协同,创新医联体模式,巩固分级诊疗成效,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提升服务体系效能,形成上下联动的诊疗格局。
近年来,东莞以“打造15分钟优质中医药服务圈”为目标,紧密结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部署,全市“一盘棋”统筹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改革,扎实推进广东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城市建设。
围绕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东莞还制定五大举措:一是整合资源,打造中医优势专科集群;二是发展智慧中医药服务,推动数字技术融入全链条;三是实施“十百千”莞邑岐黄人才工程,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四是传承名中医经验,完善师承教育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五是创新中医药文化服务,提升“悬壶莞邑”软实力,打造“青年中医药文化四季潮集”品牌。
从首个医联体探索到“1+2+N”模式推进,东莞以医联体为纽带,打破资源壁垒,推动中医药优质资源下沉。随着更多协作单位加入,东莞中医药服务将实现城乡均衡,为群众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健康保障,为广东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贡献力量。
采写:南都记者 黄芳芳 企石医院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