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前,部分西方舆论提及“乌军反攻”;五天后,乌方信源称顿巴斯重镇红军城(乌称波克罗夫斯克)95%区域已被俄军控制。泽连斯基拒绝撤军的决策也引发讨论,当前局势下,这场对乌军的考验仍在持续,而该战役的走向也备受多方关注
![]()
红军城是乌军在顿巴斯西线经营十年的战略枢纽。今年7月巷战爆发后,乌军投入31个营的部队依托工事防守,但在俄军合围与火力压制下,补给线被切断,防线逐步收缩。
据11月6日多方信源,俄军已控制城区 90%-95% 区域,乌军仅维持北部零星街区的部署,季米特洛夫地区遭战术包围。而乌克兰《居民》频道则称,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建议立即撤出以保存有生力量,但泽连斯基表示 “不能让对方加强谈判地位”,否决了撤军提议。
![]()
![]()
而一向关注乌方的《华盛顿邮报》罕见发文呼吁 “当前应优先保障人员安全”,德媒《图片报》则称,乌方为维持舆论形象,延迟撤退决策导致部队处境被动。
同时,俄军在红利曼、库皮扬斯克等多方向同步推进,俄军突击队相关人员称 “未来一周将推进库皮扬斯克方向的行动”;乌军则面临兵力弹药短缺及外援节奏放缓等问题,防线压力持续增加
![]()
![]()
红军城局势背后,国际支持的相关信号也在变化:
最近一周,信号密集释放:
结果显而易见:西方对乌援助不容乐观
而更关键的,则是外交层面的悄然转向——今年以来,美俄关系明显回暖:普京与川普多次通话并举行会晤。此前两周,据俄媒报道,俄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俄方同意美国的乌克兰方案。而川普近日直言:“对俄制裁已到一定程度”,并暗示“让俄乌自己打到底”。
——显然,这绝非偶然。种种迹象表明,美俄可能已就乌克兰问题达成初步共识,甚至形成了政治解决的大框架。
至于欧洲,同样也在行动。欧乌几乎每周举行高层磋商,反复强调“谈判不能由美俄说了算”,并积极推动战后向乌派遣多国维和部队的方案。而俄乌双方今年已举行三轮直接谈判,完成多轮换俘与遗体交换,还在美方提议下互递了解决冲突的备忘录。
一句话:各方都打不动了,也不想打了——和平或许只差一个真正的和平契机了
![]()
当前外交互动下,军事分界线的划定仍是关键。
对乌方而言,顿巴斯的军事态势关联其谈判立场;
对俄方而言,吃过《明斯克协议》的亏,又面对芬兰、瑞典加入北约的现实,全面控制顿巴斯已不仅是军事目标,更是政治生存底线——拿不下,或是战略失败
![]()
正因如此,库尔斯克方向的胜负只是插曲,顿巴斯战役才是决定终局的关键。只有当这里尘埃落定,各方才能围绕既成事实展开谈判:安全保障、乌中立化、俄承诺不再扩张、国际参与重建……这些问题都有协商空间,唯独土地归属,必须由战场说了算。
综合来看,大胆预测:若俄军在11月全面拿下红军城与库皮扬斯克,2026年中期实现停火的可能性将大幅提升。这一节点恰逢美国中期选举前夕,也契合川普及共和党“体面抽身”的政治诉求
战争不会永远持续。当炮火渐息,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
有观点认为,综合各方利益与现实约束,类似“朝韩模式”的长期对峙格局,或是最大可能:
俄罗斯实控顿巴斯和扎波罗热、赫尔松冻结现有战线
乌克兰保住剩余土地,并获得外部安全相关支持
欧洲承担更多区域防务责任,美国战略重心转向其他方向。
![]()
曾几何时,“局势可控”成了乌军失地前的标配台词——阿瓦迪夫卡如此,恰索夫亚尔如此,如今似乎轮到红军城......
更重要的是,如果11月的战报确认俄军全面控制红军城与库皮扬斯克,那么我们或许可以开始认真讨论:2026年,这场持续数年的战争,真的要结束了?
总之,让我们持续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