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人口司对世界人口预测,最感到忧郁的就是中国的人口问题。
数据说话:中国人口逐渐降低,从2024年14.15亿左右开始下滑,到2050年可能剩12.6亿,到2100年降到6.33亿。
![]()
2025年10月27日,联合国人口司司长、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口学教授John Wilmoth在上海大学发表演讲
联合国预测,中国地缘辽阔,如果人口骤降,会面临重大问题,甚至波及全球。那么你可能问了,中国人口降低对全世界有什么影响?简单点说,劳动力少了,供应链就乱套,全球经济得跟着调整。
反过来了?
中国官方数据2022年生育率才1.05,2023年大约1.0,在主要经济体里倒数第二,只比韩国高点。如果不大力推政策,生育率难回升。
人口萎缩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早有苗头。这就要说说中国的人口变动问题了。
1953年第一次全国普查,总人口5.82亿,年增长率20‰。那时候资源紧,工业化起步,人口多是负担。1982年计划生育成基本国策,一孩政策推行,独生子女家庭多了起来。
![]()
从人口自然增长率来看,1949—1969年,除三年严重困难特殊时期,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基本在30‰和20‰以上。假设按照1949-1970年期间年均增长2.1%的速度持续增长,从1970年到2025年经过55年,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一个结论:
如果中国当时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按照那个速度,2025年也就是今年,人口会达到26亿人。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如果不进行有效的人口控制,人口数量将会大幅增加。
所以,政策的效果明显,人口增长放缓,但现在反过来,结构失衡。
根据官网数据:2022年956万出生,2023年出生人口902万,连续两年负增长。联合国预测,到2030年中国总人口13.98亿,印度超中国成第一人口国。印度人口到2100年15.3亿。
那时候,中国不再是世界人口大国。
![]()
那么就有两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出生率越来越低?这样下去,会有哪些风险。
成本、压力与观念的三重枷锁
如果说政策调整是人口变化的导火索,那么当下年轻人不愿生育、不敢生育的现实困境,才是生育率持续低迷的核心原因。
2022年中国总和生育率1.05,2023年降至1.0,在主要经济体中仅高于韩国。
育儿成本过高,无疑是压在年轻人身上的第一座大山。现在养孩子早已不是“添双筷子”那么简单,从出生到成年,教育、住房、医疗三大开销如同三座小山,让普通家庭喘不过气。
![]()
住房成本更是让很多家庭望而却步。在一线城市,一套刚需住房的首付可能需要掏空两代人的积蓄,月供压力让年轻人不敢轻易增加家庭负担。
有数据显示,养育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在一线城市的总成本可能超过200万元,这样的经济压力,让不少年轻人直言“生不起、养不起”。
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家庭结构变化,进一步加剧了生育压力。过去大家庭聚居的模式下,老人可以帮忙照顾孩子,分担育儿压力。而现在,城市化让核心家庭成为主流,年轻人与父母异地居住成为常态,育儿责任几乎全部压在夫妻二人身上。
![]()
同时,老龄化加剧让年轻人还要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上有老下有小的双重压力,让生育意愿进一步降低。
观念的转变也对生育率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年轻人的自我意识不断觉醒,不再将生育视为人生的必选项。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注重个人发展、生活品质和精神追求,认为“不想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的生活”。
同时,婚姻观念的变化也导致结婚年龄不断推迟,生育窗口期相应缩短。联合国报告明确指出,低生育率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选择结果,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性别平等程度等多重因素影响,这些深层次问题如果得不到改善,生育意愿很难从根本上提升。
![]()
联合国担忧的逻辑
联合国之所以对中国人口萎缩高度关注,绝非单纯担心中国的人口数量变化,而是看到了这一趋势对全球经济、产业链、资源分配等多个领域的深远影响。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大国和贸易大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引发全球范围内的连锁反应。
长期以来,中国凭借庞大的劳动力人口,成为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被称为“世界工厂”。从电子元器件到汽车零部件,从服装鞋帽到机械设备,中国的制造业支撑着全球众多行业的运转。联合国预测,随着中国人口萎缩,劳动力供给将出现持续缺口,这将直接导致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
![]()
对于依赖中国劳动力的跨国企业来说,要么选择提高生产成本,要么将生产线转移到劳动力更充足的国家和地区。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2025年的报告预测,如果生育率保持1.05的水平,2025年到2050年期间,中国人口平均每年净减少850万,2050年到2100年期间,年均净减少量将达到1459万,到2100年总人口将降至亿级低位。人口萎缩的同时,老龄化程度会不断加深,老年人口占比将大幅上升。
![]()
面对人口负增长的挑战,不同国家都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应对之路。
美国凭借开放的移民政策,持续吸纳全球劳动力,弥补本土劳动力的不足;日本则大力发展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用科技替代劳动力,同时鼓励老年人延迟退休,提高劳动参与率;欧洲的瑞典、德国等国家,通过完善的生育补贴、带薪育儿假、托育服务等政策,努力提高生育率,同时推动性别平等,鼓励男性参与育儿。
或许正如专家预测那样,中国人口萎缩的趋势已经形成,未来如何在应对挑战的同时把握机遇,不仅关系到中国自身的发展,也将对全球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