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4月份的山西晋中,太原地区,成了一个超级大兵营。我军在此地集中了三个兵团,10个军,另外还有华北,西北的地方部队,华北军区炮兵,四野炮一师,一起来攻打太原。此时太原城外的解放军,足足有32万大军。
![]()
但是,这32万人,还不仅仅是我军攻打太原集团力量的全部。除了这32万军人,我们还有10万的参战民工,以及牲口4.5万头。其中军队的牲畜,主要是军马,军骡,有2.5万头,民间的牲畜,主要是牛,驴,有2万头。
![]()
所谓千军万马,就是指的这个,真的有上万匹骡马!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么大的军队规模展开,是怎样的一幅战争奇观。
所以,要保证这32万人部队顺利执行战斗任务,需要的各种军用物资的数量和规模是庞大无比的。为数十万的民工,主要承担的就是各种物资运输任务。而众多的牲畜,则是当年运输的主要动力。毕竟当年汽车很少,马车,牛车,虽然每趟拉的比汽车少,但是这种运输工具在民间的保有量很大,把这些马车,牛车动员起来编组,也能执行很大的运输任务。
![]()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里指的粮草,就是粮食和草料。粮食,是供应军队里的人吃的食物。而草料,则是指军队里各种军马,军骡,以及牛,驴等等,吃的食物。
这个草料中的草,指的是干草,是牲畜的粗饲料。料,则指的是高粱,黑豆之类,是牲畜的精饲料。
![]()
牲畜吃的干草,主要是以各种作物秸秆为主,比如小麦秸秆,稻草秸秆,谷子秸秆,玉米秸秆等等。山间地里长的草要当马草,那还需要特定种类的草干透之后才行,比如苜蓿草,狗尾草。
所以以前的农民收割粮食,是连着干秸秆一起收的。然后把干秸秆储存起来,用于冬季喂牲畜。比如麦草,在打麦场用桑叉挑起,堆成一个个麦秸垛子,讲究的人家,还在麦草垛顶上糊上一层薄薄的泥盖,用来防雨雪。家里的老牛,冬天就吃这玩意儿。
![]()
有人要问,为啥不喂青草呢?
这个,要喂也能喂呀,你去割青草嘛?或者你牵着牛马去啃青草?啃半天都吃不饱,牲畜还有时间拉车吗?
![]()
所以,这些牲畜要执行任务,平时都是喂干草和精料的。刷刷刷填饱肚子,然后就出发干活儿了。只有闲暇时间,饲养员和牲畜都有闲暇,并且是春夏季节,有青草,才有可能牵出去啃点青草。
当时的军马也有供应标准。华北区的一匹军马,每天的供应标准是干草12斤,料6斤;毛驴每天的供应标准是草8斤,料2斤;牛每天的供应标准是草15斤,料2.5斤。
总之,要让这些牲畜们吃的饱饱的,有营养,第二天才有力气继续拉车干活儿。
谁也没有想到,这么多牲畜集中到晋中和太原的狭小地带,出现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山西本地的干草不够用了。
在太原战役第一阶段,主要是华北一兵团和西北野战军第七军在打,我军总人数规模是10万人,军用牲畜以10比1计算,大概也就是万头,再加上民用牲畜,山西的干草还能供应上。
但是呼啦啦又来了两个兵团,6个军,再加一个炮兵师,一下多出来20多万人马,一时之间,山西的干草都供应不上了。
怎么办?总不能让这些军马都饿坏肚子吧?这些军马,也是军队的一员,是军队战斗力的一份子,长途行军,全靠它们拉炮,拉车呢。
![]()
于是,本地的草实在不够,那就从外地调运。经过协商,从晋绥区,石家庄地区,征集了3.8万吨干草,运到了太原地区。
又从山西本地的民间,动员了2.3万吨干草。
用来保证这数万头牲畜的口粮。
即使已经准备了几万吨干草,依然不敷使用。于是,为了节省这些宝贵的干草,后勤部门又想出了一个点子,那就是,以料代草。
原理就是,暂时改变一下牲畜的食谱,让牲畜们多吃一点精饲料(高粱黑豆),少吃一点宝贵的干草。
按照普遍的规律,是干草价格低,而精饲料价格高。所以你看,以往在别的地区,是草多料少。结果到了山西战场,打了个颠倒,成了草缺料不缺。长途运草,那运费都比草本身的价格高,而且老是从外地调运干草,也不是长久之计。那就只能多用点料了。
具体实施方案,又挺有意思。
部队的一般骡马,也就是通信员,或者各位军官的坐骑,由于干活少,那就带头多减点草,改为每天少发2斤干草,多领10两料;
![]()
部队的拉大炮,驮山炮的骡马,则是属于出大力的,任务很重,那就不能乱改食谱。就改成每天少发1斤干草,多领5两料;
![]()
比较特殊的是四野炮一师的骡马,在东北区原定的供应标准是每头每天草10斤,料7斤,人家东北的马儿已经吃惯了这个配方了;再说炮一师是客军来帮忙,这个炮兵师,也是我军仅有的装备150口径和155口径重炮的炮兵师,是东北林总的心头肉,是我军最强大的炮兵打击力量。
而华北的几个兵团,都是咱华北区自己的部队。所以,宁可让咱们华北区的马儿少吃草,总要招待好东北区的兄弟部队的马儿吃够草,是不是这个理儿?
所以四野炮一师的马儿,也就不改供应标准了。嘿嘿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