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只需要点击上方的蓝字《梅州V生活》关注即可
来源:掌上梅州
近日,本报《民生一线》栏目记者走访梅城多地发现,本应停放在指定区域的共享电动自行车(简称共享电单车),被随意停放于桥梁通道、公园步道等公共空间,不仅影响市容秩序,更埋下安全隐患。
11月4日晚,梅城秀兰大桥西端引桥的自行车道上,一辆绿色共享电单车被随意放置在路边;不远处的人行道上,另一辆蓝色车辆则斜靠在桥围栏上,占据了行人通行空间。这种情况并非个例,记者在东山大桥、嘉应大桥现场核查时,均发现有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被违规停放的共享电单车“侵占”的现象。
![]()
嘉应大桥非机动车道上违规停放的共享电单车。
![]()
共享电单车停放在了人行斑马线路口。
除交通要道外,休闲场所同样未能幸免。在梅城多处公园步道及河堤塑胶跑道周边,共享电单车的身影频频出现。有的车辆被弃置于塑胶跑道入口的斑马线路口,迫使市民绕行;更有市民反映,曾在亲水公园亲水平台见过违规停放的车辆,该区域无车辆通道,推测是人为搬运所致。
“这些车乱停在人流车流大的地方,一不留神就容易刮碰,谁能想到路上会突然冒出来‘路障’。”正在塑胶跑道锻炼的王先生无奈抱怨。市民刘先生则直指问题核心:“这是典型的不文明行为,运营商得拿出办法管起来。”
针对乱象,市民们纷纷提出建议。刘先生表示,运营商可建立黑名单制度,对违规停放者限制骑行权限,同时应加强路面巡查,及时清运乱停车辆。还有市民呼吁,相关部门须落实监管责任,督促企业履行主体责任。
共享电单车违规停放乱象如何破解?一些地市出台了应对措施解决这一难题。
记者了解到,去年5月,山东省聊城市主城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工作专班办公室出台了《聊城市主城区共享电单车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规范》针对车辆超投、不及时报备车辆、自行设置电子围栏、区域外停放车辆、头盔车牌不规范、未及时清理违规停放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等六大问题,逐一制定有效措施,明确处理标准。聊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对共享电单车车企的管理维护进行打分量化,根据车企表现核定车辆投放额度,有效解决共享电单车乱停放的问题。
在苏州,共享电单车的停放同样有一定的规范。骑行者应在喷涂有“共享电单车可停放”标识的区域内停放,如果将车辆停放至指定区域外,将无法完成还车操作。
为鼓励共享电单车骑行者规范停车,苏州的相关共享电单车企业上线了“红包车”互动参与活动,即系统将违停车辆添加上“红包车”标签,用户将“红包车”骑行至规范停车点后,不仅当次骑行费用免单,同时还给用户奖励1至2元现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