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赵小康 通讯员 张禄洋)闲置空地变身整洁有序的便民摊位,69个摊位迎接居民采购热潮,曾经随意摆摊现象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规范管理下的城市“烟火气”。
一直以来,辖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导致主次干道拥堵、环境卫生脏乱差,早、晚高峰物资采购需求难以满足的问题困扰着居民群众。了解情况后,马泉街道纪工委高度重视,急群众之所急,第一时间协调街办各部门,通过科学调研规划,在辖区设置6个便民摊点,通过制定《疏导点管理细则》、完善配套设施、加强日常监管等一系列措施,实现群众购物便利、商户经营规范、市容环境改善的多赢局面。
科学选址,盘活闲置空间。街道纪工委协同执法队、食药所、环卫所等部门,深入调研辖区实际情况,根据人口密度、交通流量和居民需求等因素,在辖区科学选点布局,设置总面积约800平方米的便民疏导点,69个摊位,合理划分为水果蔬菜区和小吃区,既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采购需求,又为摊贩提供规范的经营场所。此举不仅有效解决了流动摊贩随意占道经营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建立机制,做到规范管理。制定《疏导点管理细则》,明确摊位申请流程,特别对低收入群体和本地商户给予优先照顾。这一政策既体现社会关怀,又促进社区就业。既满足了居民不同时段的购物需求,又避免扰民问题。同时,每个摊位均需落实卫生责任和安全责任,街办建立“一摊一档”管理模式,确保每个摊位的经营行为都可追溯、可管理。
配套提升,优化营商环境。为提升便民摊位整体环境,街道铺设了防滑地面地胶垫,切实保障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安全。协调环卫站每日增加2次垃圾清运频次,安排专人现场巡查维护秩序,确保环境整洁、规范有序。便民摊点还配备了完善的垃圾收集容器,实行垃圾袋装化、容器化收集,由管理单位通过自行保洁或委托专业保洁等形式,做到经营区域日常环境卫生达标。
便民摊点的设置有效破解了流动摊贩占道经营“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难题,在丰富居民的“菜篮子”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让城市兼具“烟火气”和“文明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