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3日,成都路桥第八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全票通过一项决议:29岁的林晓晴连任公司董事长,任期三年。
这位出生于 1996 年的年轻掌舵人自2024年5月便执掌四川唯一基建类民营上市公司,近日再次以“最年轻董事长”的身份成为资本市场焦点。然而,光环背后,成都路桥正面临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实控人频繁更迭以及主业增长乏力等多重挑战。林晓晴的连任,能否成为企业转折的新起点?
![]()
![]()
林晓晴的职场晋升轨迹堪称迅速。
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8月,27岁的她空降成都路桥任副总经理;2024年5月,在原董事长王培利辞职后,她先补选为公司董事,当月下旬便火速接任董事长,仅用10个月便完成从空降高管到董事长的跨越。
在入主成都路桥之前,林晓晴已在商海积累了丰富经验:她曾担任深圳市融汇鑫城实业董事、深圳市富兴承实业有限公司监事等职,还深度参与实业投资与企业管理。尤为引人关注的是,22 岁时她便与合伙人各持股 50%,推动富兴承实业注册资本从 200 万元增至 5000 万元,次年更以货币形式实缴 7380 万元,助力公司注册资本增至 1.845 亿元,展现出早年的商业决断力。
如今,林晓晴身兼多职:除成都路桥董事长外,还是深圳市罗湖区政协委员、深圳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并于2025年入选胡润U30中国创业先锋榜单。
![]()
![]()
成都路桥的权力格局多年来波谲云诡。
2015年,实控人郑渝力因涉嫌行贿被采取强制措施;2018年,刘峙宏以22亿元入主;2023年,控股股东再度变更为东君泰达,达州商人刘江东成为实际控制人。值得注意的是,刘江东同时执掌化工企业新金路,与成都路桥业务协同性薄弱,且其通过表决权委托获得的股权仍处于司法冻结状态。2025年10月,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宏义嘉华持有的7%股份被司法拍卖,进一步加剧股权不确定性。
随着林晓晴的持续任职,其神秘背景也逐渐清晰。
成都路桥 2025 年 4 月发布的关联交易公告显示,公司承租的罗湖区庐山大厦部分楼层产权所属企业,其法人代表及总经理为林晓晴的直系亲属林俊成。公开信息表明,林俊成系深圳庐山集团董事长,涉足地产、酒店、矿产资源等多个领域,曾参与国企改制,这也解释了林晓晴早年能拿出巨额资金进行实业投资的资本来源。
![]()
然而,林晓晴的任职之路也伴随着市场争议与业绩挑战。
作为传统资本密集型的基建行业,一位缺乏相关行业沉淀和大型项目管理经验的 "95 后" 女性掌舵人,其始终伴随着市场对其专业能力与行业适配性的质疑。
财务数据显示,成都路桥 2024 年营收 8.10 亿元,同比下降 30.53%,归母净利润亏损 9217.21 万元,创下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2025 年前三季度营收 5.41 亿元(同比增 0.88%),但归母净利润仍亏损 2836.14 万元(同比降 36.96%),呈现 "增收不增利" 态势。
截至 2025 年 11 月 5 日收盘,公司股价报 4.67 元 / 股,总市值 35.36 亿元,较 2024 年 10 月的高点已蒸发超四成。
![]()
为改善经营状况,林晓晴任职期间推动公司积极求变:
2024 年剥离部分公司股权以优化资产配置,收购相关企业股权拓展房建及乡村振兴业务,与地方政府签订萤石矿资源整合战略合作协议,还通过债务重组收回上亿元款项。
![]()
如今,连任后的林晓晴面临着多重考验: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基建行业中破局,如何扭转公司亏损态势,如何平衡资本运作与主业发展。作为 A 股市场领导层年轻化趋势的代表之一,这位年轻掌舵人的下一步动作,不仅关乎成都路桥这家 34 亿市值企业的未来,也将为资本市场 "年轻派" 领导者的成长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综合自: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川商传媒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