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舟山11月6日电 (记者方彭依梦)今天上午,舟山市召开全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会上详细介绍了“十四五”时期舟山的发展情况。
![]()
11月6日上午,舟山市召开全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舟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眼下,“十四五”即将收官,过去的五年是舟山发展史上极不平凡、具有重要意义的五年。五年来,舟山扎实推进市委“985”行动,奋力在新征程上高水平建设海洋城市,舟山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建设、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的实力更强、活力更足、成色更靓、水平更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五个“新”。
新跨越
这五年,舟山的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面对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舟山坚定把海洋经济作为舟山跨越发展的主攻方向,坚持“工业压舱”“项目为王”“实干为要”,加快打造海洋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看数据,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510亿元,今年预计可以达到2350亿元,年均增长7.4%,增速持续位居全省前列;人均GDP预计达20万元,处于长三角地级市前列。海洋经济主导地位更加凸显,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跨越2000亿、3000亿、4000亿三个台阶,今年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预计达70%,持续位居全国沿海城市前列。
新台阶
这五年,舟山的开放发展能级迈上新台阶。通过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舟山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写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建设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实施,成为三中全会后全国首个以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为核心的重大改革。
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走出了以“无中生油”为标志的大宗商品领域全产业链、集成式改革的特色之路,建成一系列全国之最——全国最大、全球集聚度最高的石化基地,全国最大的能源保障基地,全国最大的大宗商品中转基地,全国第一、全球第四大船加油港,全国最大的油气贸易港,以及全球第一的港口群。
五年来,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连续16年位居全球第一,舟山港域占“半壁江山”,江海联运量3.4亿吨,占长江干线比重达20%。
新动能
这五年,舟山的海洋新质生产力焕发新动能。五年来,舟山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拓展产业链,联动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加快破解高质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全力打造海洋科技创新港、海洋特色人才港,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由“十三五”末的1.74%提升至2.33%。
通过不断推动产业向新向高,舟山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20年的72.31%,预计提升到2025年的80%以上,是全省唯一占比超过80%的地市。
与此同时,舟山加速布局东海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绿色石化“产科教”联盟有效运转,国家区块链技术(海洋经济)创新中心成功落户,浙大海洋学院获批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岱山新材料中试平台入选工信部首批重点培育名单。
五年来,舟山的创新主体队伍不断壮大,预计到“十四五”末,规上工业企业数、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数和产值超十亿元企业数,较“十四五”初分别增长47%、127%和58%。
新起点
这五年,海岛民生福祉站上新起点。“十四五”期间,舟山坚定不移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高质量高标准办好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财力的七成左右,海岛共富之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有信心。
五年来,舟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3%,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位列全国第12和第2,收入倍差从2020年的1.63缩小至目前的1.52,保持全省第2。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7月,浙江省委、省政府点题舟山开展市域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2年来,全市112个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市域统一,累计新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38个,托幼一体化覆盖率达75.8%,县域就诊率提高到91.5%。
把人口集聚作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可及共享的前提和关键,舟山深入实施新时代“小岛迁、大岛建”工程。记者了解到,今年,舟山将全面完成16个常住人口不足100人、服务供给成本高的小岛迁居工作,以空间变化实现供给质效提升。
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海岛实践,舟山加快建设“海乡画廊”和美乡村。预计今年舟山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达95%以上,30万元以下相对薄弱村全面消除。
新蝶变
这五年,美丽群岛演绎新蝶变。五年来,舟山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把全市域作为一个“大花园”来打造,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加快建设海上花园城市。
目前,舟山本岛“南生活、北生产、中生态”的空间格局基本成型,城镇化率达74.9%、全省第4。新城“打开围墙”四季皆景,定海古城微改造延续文脉,普陀海上花园会客厅全景呈现,岱山迈入大桥时代,嵊泗先行与沪同城,到公园草地露营、跳岛游玩、沙滩戏浪、低碳骑行成为居民、游客新时尚。
这几年,舟山大力推动综合交通革命,投资700亿的“两高一铁”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十四五”全市综合交通投资将超860亿元。此外,舟山千方百计补齐海岛地区基础设施和民生服务短板,大陆引水三期、嵊泗大陆引水工程投用,累计建设4个火电、1个气电项目,建成后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600万千瓦,舟山从缺电地区变为电力输出地。
坚持“绿色发展看舟山”,五年来,舟山空气质量持续保持全省第一、全国前列,“海上环卫”模式获国家推广,四个县区全部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净零碳乡村经验获联合国人居署推介,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提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