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第三届中国甘薯大会在重庆彭水开幕 小红薯撬动18亿全产业链经济

0
分享至

11月6日,第三届中国甘薯大会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党校隆重开幕。这场汇聚了国际组织及产业各界代表的行业盛会,聚焦甘薯产业现代化转型,展现出一条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升级路径。


产业新格局:小红薯撬动大经济

开幕式上,重庆市彭水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彭玉萍介绍,通过构建“1631”产业体系,彭水甘薯全产业链产值已达18亿元。其中,“彭水晶丝苕粉”区域公用品牌效应显著,成为推动山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科技驱动:从传统作物到战略产业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强在主题报告中透露,我国以全球30%的甘薯种植面积,贡献了55%的产量,产业正经历深刻转型。“甘薯不仅是粮食安全的‘保障作物’,更是环境友好的‘低碳作物’和乡村振兴的‘优势作物’。”李强表示,未来甘薯产业将在太空农业等领域展现更大价值。


彭水实践: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重庆市彭水自治县副县长彭小勇分享了当地产业发展经验。通过构建“一心三园两基地一示范”新体系,彭水实现了30万亩种植规模,年产量达48万吨,并成功开发出火锅宽粉、酸辣粉等多元化产品。目前,“晶丝苕粉”已成功打入国际市场,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产业发展样本。

全球视野:共破产业难题

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主任谢建民从全球视角指出,当前甘薯产业面临产后损失率高、机械化水平不足等挑战。“全球甘薯产后损失率高达28%,这需要各国携手通过技术创新共同应对。”谢建民呼吁深化国际合作,推动甘薯在全球粮食安全中发挥更大作用。


价值重构:开辟产业新赛道

中国淀粉工业协会甘薯淀粉分会会长木泰华展示了甘薯产业创新的最新成果。从无明矾鲜湿粉条到纳米纤维医用敷料,再到可食性口红,甘薯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正在打开新的市场空间。“我们需要建立以加工需求为导向的育种体系,推动产业向精准营养与智能制造升级。”木泰华强调。

品牌赋能:提升产业竞争力

“品牌建设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国家甘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徐雪高指出,提升品牌忠诚度、知名度与联想度,需要建立完善的品质管控体系和标准体系,让“晶丝苕粉”成为消费者心中的品质标杆。

产业融合:开拓全球市场

重庆市火锅产业协会会长陈国华表示,火锅与苕粉的结盟将开创双赢局面。“我们将依托重庆火锅的全球网络,推动‘晶丝苕粉’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据悉,双方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外部支持:助力产业振兴

中央外办综合协调局副局长康凯表示,将持续推进对彭水的产业帮扶,支持彭水打造“中国苕粉之都”,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

本届大会展现了中国甘薯产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通过科技创新、品牌建设与产业融合,这个传统产业正焕发新的生机,为国家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上游新闻 谭柯 实习生 张一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游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游新闻
重庆“门户级”新闻客户端
237181文章数 5842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