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17分11秒的不雅视频,让湖南省人民医院的两位顶尖医生一夜之间站上舆论风口。
![]()
留美博士后、副院长祖某某,与“光明使者”眼科主任曾某的不正当关系曝光。二人的专业履历与私德缺陷形成巨大反差,引发无数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同样是发生在医疗圈子里的“桃色新闻”,此事很容易让人自然联想到中日友好医院发生的董某莹案。两起事件的内核差异显著,最终处理方式恐也大相径庭。
![]()
其实从网友们的评论中也能看出很大差距,董某莹与肖医生的事儿曝光之后,网友的态度几乎是一边倒的,全网都是指责的声音。而此次祖某某与曾某的视频流出,却有近乎半数的网友在“帮他们说话”。
![]()
从事件发酵脉络看,湖南这件事充满戏剧性转折。10月29日视频已在医疗圈内部流传,以“某三甲院领导瓜”为标题,短暂传播后迅速沉寂。直至11月5日清晨清晰爆料帖集中涌现,两三个小时内就火遍全网。
![]()
在流出的视频中,印有医院LOGO的蓝色无菌中单意外出镜,让事件争议从个人作风问题升级为医疗资源滥用的医德质疑。目前,医院和湖南卫健委都已发布情况通报:情况基本属实,暂停二人职务,将依规依纪严肃处理。
![]()
反观中日友好医院的董某莹事件,其发酵过程堪称“升级模式”。事件初始虽也是以个人作风为切入点,但她的事儿还伴随着行医过程中的严重问题。为维系不正当关系,竟在诊疗中忽视医疗规范,在病人已麻醉的情况下,擅离手术室40分钟,直接威胁患者人身安全。
![]()
更致命的是,后续被扒出的学历造假问题,让事件从医德败坏升级为学术不端,性质层层加码,最终引发网友对协和4+4“精英计划”的公平性产生质疑,甚至对整个医疗行业的信任分大打折扣。
两起事件的核心过错存在本质区别。董某莹案的核心是“医德败坏+学术造假”的双重违规,其行为直接触碰医疗行业“患者生命安全”与“学术诚信”两条红线。
![]()
而就目前来看,祖某某、曾某暴露的问题,仍停留在“私德失范+疑似资源滥用”层面。无菌中单的私用虽不妥,但毕竟价值有限,且尚未证实对患者权益造成实质损害。另外,两人虽为上下级关系,但部分网友质疑的利益输送也暂未找到实锤证据。
![]()
当事人的职业画像差异,也是导致舆论风向变化的重要原因。
祖某某作为留美博士后,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7篇SCI论文加持,曾为82岁老人完成高难度手术。
![]()
曾某则以复杂眼科手术见长,连续3年获评“患者最满意医生”,还赴非洲义诊、深入湖南山区救治白内障老人,诊室挂满锦旗。
这种“顶尖专家”的标签,让约4成网友主张“专业与私德分离”,甚至有患者直言“她救过我的眼睛,不能因私下品行而否定全部”。
![]()
董某莹和肖医生则缺乏这样的“情感缓冲带”。其专业能力本就因学历造假备受质疑,诊疗中的失职行为更直接伤害患者利益,导致舆论几乎一边倒谴责,鲜有为之辩解的声音。
这种差异背后,是公众对“能力与品德”的权衡逻辑。当专业能力切实造福患者时,公众对私德瑕疵的容忍度会适度提高。但一旦专业能力与职业操守都拿不出手时,便会触发零容忍机制。
![]()
综上,我们有理由推测,祖某某与曾某的桃色新闻虽然也全网哗然,但处理方式上恐怕会和董某莹案有很大不同。
董某莹因触及多重红线,最终受到吊销执业资格、学术追责等严厉处罚。而此次湖南事件中,官方目前仅采取“暂停职务调查”的初步措施。有律师指出,若仅查实生活作风问题,可能只会给予警告至撤职处分。若查出权色交易,则会面临开除甚至刑事处罚。
只要最终调查未发现职务犯罪与诊疗失职,祖某某、曾某或面临纪律处分,但未必会被彻底剥夺行医资格。
![]()
当然,有网友表示:作风问题是原则问题,触犯了原则,其他都应“免谈”。也有网友表示:这种错误人人都可能犯,按家庭纠纷处理即可,培养一个医疗人才不容易,有个能为患者解除病痛的顶尖医生更不容易,还是应该给他们机会,在医疗行业贡献力量。
![]()
您觉得什么样的处理方式才算合理呢?从严还是从轻呢?评论区聊聊。
敬请点赞,转发,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