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别瞎跟风!美股跳水后又反弹,美联储降息藏猫腻,A股机会来了?

0
分享至

别瞎跟风!美股跳水后又反弹,美联储降息藏猫腻,A股机会来了?

最近炒股的朋友肯定都盯着一个消息:10月29号美联储又降息了!这是9月份以来第二次动手,直接把借钱的利率降到了3.75%到4%之间。

但说真的,比降息更值得琢磨的是另一个决定,12月1号起,彻底停止“缩表”。

按常理说,又是降息又是停抽钱,妥妥的放水利好,股市本该欢天喜地涨一波。

可实际情况却透着股古怪劲儿:美股盘中倒是冲了波新高,结果收盘时劈成了两半,道指跌了0.16%,纳斯达克反倒涨了0.55%,更夸张的是英伟达,市值直接站稳5万亿美元,创下了新纪录。

不少人看懵了:这到底是利好还是利空?咱们的钱该往哪儿放?

咱们先把这两个政策给捋清楚,其实一点都不复杂。

降息这事儿大家基本都有概念,说白了就是银行借钱给企业、给个人的成本变低了。

比如以前企业借100万一年要还5万利息,降息后可能只需要还4万多,这样企业就更愿意借钱扩大生产,普通人也更敢贷款买房买车,市场里的钱自然就活起来了。

但这次真正的“王炸”,其实是“停止缩表”。

可能有人听着这词儿头大,咱换个大白话讲:缩表就是美联储在给市场“抽钱”。

想当初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美国经济快停摆了,美联储就当起了“救火队员”,疯狂买国债、买企业债券,相当于往市场里灌了海量美元。

那时候它的“资产负债表”,说白了就是它的账本,从4万亿美元一路飙到近9万亿美元,跟吹气球似的。

可钱放多了必然出问题,2022年6月美国通胀直接飙到了历史高位,物价飞涨,老百姓怨声载道。

美联储没办法,只能反过来“抽水”:手里的债券到期后,不再把收回来的钱重新投回市场,相当于把之前放出去的钱又一点点往回拿。

这一抽就是三年零四个月,账本上的钱从9万亿降到了6.6万亿,算下来差不多抽走了17万亿人民币的流动性。

现在宣布12月停抽,等于给这台抽了三年多的“抽水机”彻底关了开关。

说句实在话,美联储可不是突然大发善心,而是再抽下去,市场真的要出大乱子了。

最直接的信号就是:市场里的钱快不够用了。



有两个关键数据能说明问题:银行的“准备金”,也就是银行自己留着应急的钱,跌破了3万亿美元,还有一个叫“隔夜逆回购”的工具,用量不足200亿美元,这两数都是三年来的最低值。

可能有人问,这俩数低了有啥影响?简单说,银行手里的钱少了,互相借钱的成本就会飙升,也就是“回购利率”会乱跳。

这场景是不是有点眼熟?2019年9月美国就出过一次“钱荒”,当时隔夜回购利率直接飙到10%,相当于借100块一天就要还10块利息,不少小企业急着周转资金,差点就熬不过去,最后美联储只能紧急放水救场。

现在的情况和当时太像了,鲍威尔作为美联储主席,肯定不想再掉同一个坑里,只能提前踩刹车。

除了钱快不够用,更深层的原因是美国经济撑不住了。

表面上看数据好像还行,但骨子里已经透着凉气。

三季度的GDP增速修完之后只有1.2%,失业率也从3.5%涨到了4.1%,更关键的是企业开始裁员,招聘岗位也在减少,两头都在降。

鲍威尔自己也坦言,再这么紧着来,说不定就要出大事。

所以这次停缩表,根本不是计划完成了,而是见好就收,甚至是不得不收。

从另一个角度看,市场这种反常的走势,根源其实在美联储内部,他们自己都吵翻了。

这次议息会议出现了罕见的“双向分歧”,简单说就是有人觉得降得不够,有人觉得不该降。

美联储理事米兰已经连续两次投反对票了,他觉得现在经济压力这么大,应该一步到位降50个基点,而不是扭扭捏捏降25个。

另一边,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也投了反对票,只不过他的理由刚好相反,觉得现在降息太早,容易让通胀反弹,主张维持利率不变。

这种“有人要多放水、有人要少放水”的对立场面,上一次出现还是2019年9月,也就是上次钱荒的时候。

鲍威尔会后的表态更像是给市场泼了盆冷水,他说12月会不会再降息“还没谱”。

要知道,投资者之前早就盼着美联储能一路降息,听到这话立马就慌了,美股盘中直接直线跳水。

但为啥科技股还能涨?因为高成长的科技股对“钱够不够用”最敏感,停缩表意味着资金压力小了,像英伟达这种有技术、有前景的龙头公司,自然就成了资金追捧的香饽饽,市值创新高也就不奇怪了。

我跟你讲,这波政策对咱们普通投资者来说,真正的机会可能在A股。



过去三年美联储一直在抽水,全球的钱都跟闻到肉味的狼似的往美国跑,毕竟那边利息高、看起来安全,咱们A股、港股也跟着受了不少罪,外资净流出是常有的事。

现在抽水机一停,美元流动性宽松了,那些四处找机会的钱,大概率会重新流回新兴市场。

10月的数据已经给出苗头了:北向资金单月净买入230亿元,要知道北向资金就是外资通过港股通买A股的钱,相当于外资进场的“晴雨表”;全球的MSCI新兴市场指数也涨了3.7%,说明资金已经开始动了。

咱们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A股和港股肯定是这些热钱重点瞄准的地方,尤其是外资一直喜欢的大盘蓝筹股,比如银行、消费龙头,还有科技领域的头部公司,很可能会被资金推着涨一波。

但咱可别盲目乐观,这里面的变数还不少。

首先是美联储的人事变动,鲍威尔明年就要退休了,要是特朗普提名一个“亲降息”的新主席,政策说不定会180度大转弯;其次美国政府还在停摆,9月份的非农就业、通胀这些关键数据都没公布,没有数据支撑,12月会不会再降息谁也说不准。

要是后面数据显示通胀又反弹了,说不定之前的宽松政策又要翻盘。

不用天天抱着美联储的声明啃,也不用听别人瞎忽悠,普通人只要盯紧三个数,就能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第一个是每周四更新的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看看上面的数字是不是真的不再往下掉了,这能确认它是不是真的停抽钱了;第二个是北向资金的流向,每天收盘后都能查到,要是连续净买入,说明外资确实在进场;第三个是11月份的美国通胀和就业数据,这两个数直接决定12月会不会再降息,是政策的“指挥棒”。

投资上也别瞎折腾,给大伙提个醒:科技股可以重点关注,但千万别追高,要是涨得太猛了再进场,很容易被割韭菜。

外资重仓的蓝筹股可以逢低布局,比如回调的时候慢慢买,别想着一口吃成胖子;手里有闲钱、不想直接炒股的,也可以看看新兴市场的基金,跟着喝口汤,分享资金回流的红利。

但有一点必须记住,闲钱才能拿来投资,急用的钱千万别进场,不然心态一乱,怎么操作都容易错。

美联储停抽钱确实是全球资金转向的信号,但它不是稳赚不赔的保证书。

A股能不能接住这波热钱,最终还是要看咱们自己的经济基本面,企业赚钱能力强了,市场才有真底气。

别人放水是机会,但跟风瞎买只会当韭菜。

最后说句实在的:盯紧数据,选对方向,控制好仓位,比啥都重要。



市场不缺机会,缺的是不贪心、不盲从的清醒头脑。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孙悦:湖人包机我坐科比旁边,因为那是队友挑剩下的位置

孙悦:湖人包机我坐科比旁边,因为那是队友挑剩下的位置

懂球帝
2025-11-10 09:14:37
家长花48万买三甲医院行政岗编制,承诺不入职退费,结果……

家长花48万买三甲医院行政岗编制,承诺不入职退费,结果……

医脉圈
2025-11-10 10:06:57
沉寂三天,人民日报发文促统,赖清德将上审判台,郑丽文判断没错

沉寂三天,人民日报发文促统,赖清德将上审判台,郑丽文判断没错

boss外传
2025-11-09 16:00:03
柿子立大功!医生发现:柿子可能对这8种慢性病有好处!可以常吃

柿子立大功!医生发现:柿子可能对这8种慢性病有好处!可以常吃

刘哥谈体育
2025-11-07 12:41:52
胡耀邦对刘道玉的三则批示,兼谈80年代的教育改革

胡耀邦对刘道玉的三则批示,兼谈80年代的教育改革

阜成门六号院
2025-11-10 14:42:50
连射2000枚导弹反击以色列!美国:以伊随时开战伊朗加紧生产导弹

连射2000枚导弹反击以色列!美国:以伊随时开战伊朗加紧生产导弹

大国之翼
2025-11-10 08:55:56
最低仅4.99万元!京东第一辆车,价格定了!

最低仅4.99万元!京东第一辆车,价格定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9 21:18:11
全运爆大冷!昔日总决赛球队惨败香港19分,球迷:真是丢人现眼

全运爆大冷!昔日总决赛球队惨败香港19分,球迷:真是丢人现眼

南海浪花
2025-11-10 16:13:25
湖北中医药大学发布严正声明

湖北中医药大学发布严正声明

极目新闻
2025-11-10 15:43:47
四国军演被中国围观!菲律宾:当我们是笑话吗?外国网友:是的!

四国军演被中国围观!菲律宾:当我们是笑话吗?外国网友:是的!

老木是大叔
2025-11-10 11:44:47
江苏省纪委监委:任永峰接受审查调查

江苏省纪委监委:任永峰接受审查调查

鲁中晨报
2025-11-10 14:59:03
一轿车撞断大桥护栏半悬空中,过路男子冲上前压住车头!车内两人得救

一轿车撞断大桥护栏半悬空中,过路男子冲上前压住车头!车内两人得救

极目新闻
2025-11-10 13:53:07
2:4再负蒯曼!世界第二王曼昱卫冕遇阻!球迷:内战需破“心魔”

2:4再负蒯曼!世界第二王曼昱卫冕遇阻!球迷:内战需破“心魔”

番茄体坛
2025-11-10 14:02:07
最终,万科只成全了一个人

最终,万科只成全了一个人

首席人物观
2025-11-10 15:03:18
38岁高叶“透视”上海滩!阿玛尼加身,熟龄魅力挡不住!

38岁高叶“透视”上海滩!阿玛尼加身,熟龄魅力挡不住!

锋哥与八卦哥
2025-11-09 11:15:59
俄罗斯大幅加税,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1辆净赚几万已成过去,有商家暂停对俄业务,如何破局?专家建议“扎下根”

俄罗斯大幅加税,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1辆净赚几万已成过去,有商家暂停对俄业务,如何破局?专家建议“扎下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00:30:08
副省部级杨小伟、刘宽忍被开除公职

副省部级杨小伟、刘宽忍被开除公职

鲁中晨报
2025-11-10 12:43:04
买了66台苹果手机总价50多万!男子放在平台出租,如今租金拿不到,手机也要不回来

买了66台苹果手机总价50多万!男子放在平台出租,如今租金拿不到,手机也要不回来

潇湘晨报
2025-11-09 22:27:27
骑行圈50岁大叔与20多岁姑娘开撕!这些圈子有多乱,颠覆你的认知

骑行圈50岁大叔与20多岁姑娘开撕!这些圈子有多乱,颠覆你的认知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10 13:13:33
美媒:在詹姆斯缺阵的情况下,NBA揭幕战收视率创下15年来新高

美媒:在詹姆斯缺阵的情况下,NBA揭幕战收视率创下15年来新高

懂球帝
2025-11-10 12:58:03
2025-11-10 17:52:49
温读史 incentive-icons
温读史
读历史,众生皆苦,温读历史,人人皆乐。
2942文章数 74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最终,万科只成全了一个人

头条要闻

20年驾龄"老司机"一踩油门就失控了 新能源车企回应

头条要闻

20年驾龄"老司机"一踩油门就失控了 新能源车企回应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郝蕾风波升级?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教育
房产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筑牢粮安防线 勇担青春使命——山东省青岛第二卫生学校开展主题团课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亲子要闻

61岁阿姨育儿有招,别再说老人不会带娃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媒承认:乌重镇即将被攻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