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可安稳享受亿万财富,却选择了一条异常艰难的路。
台湾户籍被撤,巨额罚款接踵而至,年过半百的他义无反顾跨海西行,只为在大陆土地上种下中国芯片的种子。
![]()
1948年出生的张汝京,人生轨迹从一开始就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在台湾完成学业后,他远赴美国深造,最终在南方卫理公会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这位被誉为“建厂高手”的半导体专家,原本可以在美国德州仪器继续担任高管,享受优渥生活。
但一颗报效祖国的初心,让他的人生道路发生了彻底转变。
![]()
在美国德州仪器工作的二十年里,张汝京参与了遍布全球的十余座晶圆厂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建厂经验。
这段经历让他成为半导体行业备受尊敬的专家,但也让他看到了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落后。
199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张汝京的人生轨迹。
当时,大陆电子工业部代表团访问美国,张汝京参与了接待工作。
正是这次交流,让他深切感受到大陆半导体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不仅缺乏先进设备,更缺少专业人才。
这次会面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
真正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的,是父亲张锡纶临终前的嘱托。
1997年,病榻上的父亲紧紧握住张汝京的手,用尽最后力气问道:“你什么时候回大陆建厂?”
这句简单的问话,成了张汝京心中挥之不去的牵挂。
![]()
带着父亲的遗愿和报国的决心,张汝京毅然辞去了德州仪器的高管职位,踏上了回国之路。
他首先来到江苏无锡,接手了当时处境艰难的华晶电子。
当时的华晶正陷入困境,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整个项目几乎停滞。
张汝京没有退缩,他带着团队直接住进了车间,日夜不停地钻研技术难题。
![]()
在车间的简易宿舍里,他们经常为了一个技术参数讨论到深夜。
张汝京身先士卒,亲自参与每一个环节的调试和改进。
经过半年的艰苦奋斗,他们终于突破了0.5微米工艺的技术瓶颈,让这个濒临失败的项目重新焕发了生机。
然而,由于当时的政策限制,张汝京在无锡的工作不得不暂时告一段落。
他辗转来到台湾,接手了世大半导体。在这里,他仅用两年时间就让这家企业实现盈利,产能甚至达到了行业巨头台积电的三分之一。
![]()
就在世大半导体蒸蒸日上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收购改变了局面。
台积电提出以50亿美元收购世大,这个价格对股东们来说极具诱惑力。
在谈判桌上,张汝京坚持一个条件:收购完成后,必须在祖国大陆建设新的芯片工厂。
当时,台积电方面口头答应了这个要求,但在收购完成后却迟迟没有兑现承诺。
面对这种情况,张汝京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惊讶的决定:他放弃了台积电提供的丰厚股权,毅然辞职,准备独自前往大陆创业。
![]()
这个决定意味着他不仅要放弃在台湾积累的一切,还可能面临台湾当局的处罚。
但张汝京没有丝毫犹豫,他说:“如果能够为祖国的芯片事业尽一份力,这些代价都是值得的。”
![]()
2000年4月,张汝京带着家人和一百多名技术骨干来到上海张江。
那时的张江还是一片农田,但他们却要在这里建设中国最先进的芯片制造基地。
创业之路充满艰辛。最大的困难来自于设备禁运。由于《瓦森纳协定》的限制,中国无法从发达国家进口先进的芯片制造设备。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张汝京想尽各种办法,最终通过美国教会组织的担保,成功将设备运抵上海。
资金短缺是另一个难题。张汝京四处奔走,寻找投资者。
他的诚意和执着打动了许多人,最终筹集到了启动资金。
为了节省开支,他们大量采购性价比更高的二手设备,夜以继日地进行调试安装。
![]()
在建设工地上,张汝京总是第一个到来,最后一个离开。
他的敬业精神感染着每一位员工。大家吃住在工地,争分夺秒地推进工程进度。
一位老员工回忆说:“张博士那时候经常和我们一起在简易房里讨论到深夜,完全不像一个大公司的前任高管。”
![]()
付出终有回报。中芯国际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
仅用三年时间就建成五座芯片制造工厂,2004年产能突破百万片,超越新加坡特许半导体,跃居全球晶圆代工第三把交椅,同年在香港和纽约两地成功上市。
![]()
这些成就背后,是张汝京和团队无数个不眠之夜的付出。
当时的光刻机需要24小时不间断运转,技术人员常常要连夜调试设备。张汝京总是亲临一线,与工程师们一起解决技术难题。
更令人感动的是,在中芯国际的团队里,有来自台湾的三百多位同胞,以及从美国、新加坡等地回国的一百多位海外学子。
他们都被张汝京的报国情怀所感染,共同投身于中国芯片事业的发展。
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张汝京依然活跃在产业一线。
2025年9月,他受聘担任上海电力大学特聘教授,将毕生所学传授给年轻一代。
在聘任仪式上,他动情地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中国芯片事业人才辈出。”
从放弃台湾户籍到创办中芯国际,从被迫离开到连续创业,张汝京用自己的人生选择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企业家精神,什么是深沉的家国情怀。
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看到了中国芯片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
参考资料
1.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张汝京:中国芯片产业的奠基者》
2.青岛大学《张汝京博士学术报告会纪实》
3.上海电力大学新闻中心《特聘教授张汝京聘任仪式举行》
4.电子信息产业网《张汝京: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拓荒者》
5.南方日报《芯片之父张汝京的家国情怀》
6.科技日报《张汝京:让中国芯片不再受制于人》
(老A)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