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中国驻澳大利亚新使馆刚刚落成,外表现代、结构坚固,是中澳友谊的新起点。可谁也没想到,这座看起来毫无破绽的大楼,其实早已被“动了手脚”。施工队将大量窃听器混入混凝土中,连储藏室都没放过。
那年中国还在与澳大利亚洽谈一笔小麦采购合同,价格六毛一斤,协议已基本敲定,第二天就要签字。就在前一晚,美国突然介入,以更低的价格提供同类小麦,并承诺送货上门。中国方面权衡之后选择了美国,澳大利亚却气得跳脚。谁把底牌泄露了?美国怎么知道这场谈判的细节?
![]()
澳大利亚一番调查后才发现,美澳情报共享协议下,美国利用他们在中国驻澳使馆里安装的窃听器,偷听到了中国与澳方的谈判内容,并用来截胡交易。这事儿让澳大利亚觉得当了“冤大头”,气愤之下直接将整个事件曝光在《悉尼先驱晨报》的头版头条。
中国这才意识到,自己驻外的大使馆居然成了别人的“监听中心”。这些藏在墙体里的“耳朵”究竟是怎么被安装的?又是如何瞒天过海多年未被察觉的?美国为什么不惜代价要掌握中国的外交、经济、航天等核心情报?
![]()
这一切要从三十多年前说起。1988年,中国决定在堪培拉兴建一座新大使馆。作为中澳关系的象征性项目,工程由澳方全权承建。中方信任十足,未曾设防,甚至连施工材料都交由对方采购。
施工过程中,美澳情报机构密切协作,提前准备的窃听设备被埋入每一层楼板,并混入水泥墙体。设备隐蔽程度极高,常规金属探测器根本无法识别。等到1990年使馆正式启用,内部早已被监听系统覆盖。直到小麦订单被美国截胡,澳大利亚才不堪其辱地将事情捅了出来。
![]()
当中国派出安全专家彻查现场时,发现的窃听器数量之多令人震惊,甚至有安全人员称之为“丧心病狂”。最终决定将刚建好的大楼彻底拆除,重建工程由国内人员和材料全权负责。
使馆监控只是冰山一角。美国的“黑手”还伸向了中国航天。1992年3月,中国准备使用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发射澳大利亚订购的“澳星B1”。卫星由美国休斯公司制造,发射场设在西昌,全球航天界都在关注这一发射。
![]()
火箭点火后却没有升空,现场只看到尾部轻微着火,火箭纹丝不动。最后查明原因是推进器点火配电器里残留了一块不足1厘米的铝屑,导致短路并触发紧急关机机制。
这一触发机制反而成为长征火箭的意外“护身符”,避免了一场可能的爆炸事故。面对发射中止,美方试图索赔,但中国依据合同中列明的条款拒绝赔偿,认为这属于技术终止而非失败。从此以后,每年3月22日也被中国航天界定为“航天质量日”。
![]()
可美国并未就此罢手,很快又推动澳方发射“澳星B2”,依旧指定由中国火箭发射。这次美方更进一步,拒绝提供卫星的振动频率数据,理由是“技术保密”。这一数据是火箭发射与卫星匹配的关键参数,没有它,星箭共振风险极高,轻则设备损坏,重则爆炸解体。
1992年12月,长征火箭再次发射。这一次,升空48秒后,卫星在空中爆炸,但火箭依然将残骸送入预定轨道。这说明火箭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卫星本体或整流罩上。
![]()
美国方面却反咬一口,在国际媒体上制造声势,质疑中国火箭技术,并在现场封锁事故残骸,不让中方接触验证。中方专家被拒之门外,美方人员将关键残骸装箱带走。
这起事件成为中国商业航天合作的转折点。到了1994年,中国再次发射“澳星三号”,成功将卫星送入太空。但美国此时已不再满足于技术“博弈”,而是动用了政治手段。
1998年,美国国会炮制出《考克斯报告》,称中国借发射合作“偷取美国导弹技术”。随后出台相关法案,禁止向中国出口卫星及零部件,也不允许含有美制部件的卫星由中国火箭发射。
![]()
这一禁令直接让中国商业航天市场份额归零。原本逐渐打开的国际市场一夜之间被封死。与此同时,美国还推动通过了所谓“沃尔夫条款”,禁止NASA与中国进行任何形式的航天合作,连中方官员都不得进入相关设施。
这份条款彻底将中国排除在国际空间站之外。面对全面封锁,中国没有退缩,反而走上了彻底自主研发的道路。2013年,棱镜门事件爆发。斯诺登揭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通过“棱镜”项目监听全球,连35国领导人都在监控名单之上。
![]()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的私人手机被监听十年之久,美国盟友也成了监听对象。为了避开本国法律,美国甚至与五眼联盟成员国互相监听,再共享情报。这种“你监听我的人,我监听你的人”模式,让法律成了摆设。
就连中国从美国购买的波音政要专机,也被发现安装了多种窃听装置,根本无法使用。监听手段从地面蔓延到了太空。2009年,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与奥巴马会谈后,其通话就被美英情报机构监听。2019年,伊朗发射“胜利号”卫星,升空后即被电子干扰坠毁。
![]()
据说这是美方间谍卫星所为,它们早已部署在轨道上,具备干扰和反卫星能力。2021年,美国是唯一一个投票反对“不首先在外空部署武器”决议的国家。因为他们的“星盾”计划早已将商业卫星武装化,具备攻击他国卫星的能力。
美国声称“谁控制近地轨道,谁就控制地球”。如今,美国已经占据了近地轨道上70%的卫星名额,并要求盟友必须使用它的设备。谁敢用中俄卫星,就会被贴上“敌对”标签。
![]()
面对这些手段,中国没有沉默。2023年,中国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明确反对非法监听行为。还发射了“墨子号”量子加密卫星,美国的监听系统根本无法破解。
欧盟在2024年通过《数字主权法案》,规定所有进入欧洲的科技产品必须经过安全审查。思科、苹果等美企设备因此被拒之门外,就连英国也悄悄拆除了美国设备。国际电信联盟随后推出“太空卫星安全公约”,120多个国家签字支持,美国却成了唯一的缺席者。
![]()
同年5月,美国“星盾”卫星因干扰俄罗斯卫星,被俄方电子战系统锁定,失控漂移,变成太空垃圾。从使馆墙壁到太空轨道,美国的监听和干预手段层出不穷,技术越来越隐蔽,方式越来越极端。但也正是这些封锁和打压,反倒逼出了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
中国如今拥有完全自主的航天产业链,从火箭到卫星,从导航到测控,一步步实现了从受制于人到引领创新的跨越。曾经的打压,如今成了中国航天崛起的“催化剂”。
![]()
美国的招数虽然层出不穷,但中国用实力回应了打压。靠自己,走自主发展之路,是中国应对霸权的唯一正确方式。未来的国际舞台,或许会更加复杂,但中国早已学会在风浪中稳步前行。
信息来源:
[1]令人震惊!美国无差别监听全球,外交部表态 红星新闻
[2]“棱镜”十年:美国监听成瘾窃密行动变本加厉 光明网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