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上午
2025第三届成都国际文学周活动之一
“时光的讲述者”敬一丹
十年五部曲读书分享会
在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崇州校区)举行
![]()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指导、作家敬一丹
携多部作品来到现场
与该校师生、社会文学爱好者展开深度交流
用文字串联时光,以故事传递温度
【人物介绍】
![]()
敬一丹:曾主持《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感动中国》等节目,三获“金话筒奖”,现任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研究员、多所高校客座教授。
分享会在该校学生表演的朗诵节目《我的南方和北方》中开启,同学们以饱含深情的语调、默契配合的声线,描述南北方的山河壮阔与人文底蕴。
![]()
分享会上,敬一丹围绕《我 末代工农兵学员》《那年 那信》《我遇到你》《床前明月光:为亲爱的妈妈送行》《走过》等“十年五部曲”展开分享。
![]()
![]()
2025年最新出版的散文集《走过》中,敬一丹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娓娓道出她在全国各地留下的足迹和对生活的感悟。
《我遇到你》中,敬一丹回顾了《焦点访谈》《感动中国》《一丹话题》等节目的创作历程,并记录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等重大事件直播的幕后故事。
《我 末代工农兵学员》中,她回望知青岁月与求学经历,讲述特殊年代里年轻人求知若渴、彼此扶持的成长故事;
《那年 那信》里,她细数书信时代的朴素情感,那些跨越山海的家书藏着牵挂与真诚,唤起现代人对慢时光的共鸣;
《床前明月光:为亲爱的妈妈送行》中,她以细腻笔触回忆陪伴母亲的最后时光,传递亲情的永恒力量与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
![]()
在问答互动环节,敬一丹围绕“退休十年的创作认知变化”“作品贯穿的精神线索”“青春经历对当下学子的启示”“碎片化时代如何坚持深度创作”话题,结合自身经历展开分享。针对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质,敬一丹与师生探讨“如何锻炼学生的表达与写作能力”。她鼓励学生在信息碎片化的当下,既要善用新媒体工具拓宽视野,更要沉下心阅读经典、积累沉淀,在文字表达中锤炼思想、传递真情,让传统文学素养与现代媒介能力相互赋能。
![]()
![]()
活动最后,新书签名留念环节充满温情。大家手持敬一丹的新作《走过》,有序排队等候敬一丹签名。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
数字媒体系学生 彭桂荥
我非常激动,从小看央视节目,今天看到电视里的人物出现在眼前,非常地感动。敬老师的讲话对自己的未来特别有帮助,也很感谢她能来到我们学校作分享。
![]()
![]()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
数字媒体系学生 李政伟
敬老师的讲话让我受益匪浅,为我们以后的拍摄提供了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非常感谢敬老师来作分享。
师生们纷纷表示,敬一丹的分享既有文学的深度,又有生活的温度,为大家在新媒体时代的学习与成长提供了宝贵启示。能在家门口的学校聆听敬一丹老师的分享,既是文学周的福利,更是接触行业前辈、提升文学认知的好机会。
![]()
以“时光的讲述者”为纽带
分享会让媒体人视角下的时代记录
与陆游书写崇州的千年诗意
完成跨时空的对话
既彰显成都“文学+”城市品牌活力
也让天府文脉在当代文字的碰撞中
焕发新的生机
原文来源:今日崇州
投稿邮箱:87023221 @qq.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