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11月6日讯 11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立冬)有关情况。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肖新华指出,公众在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时普遍存在误区,仅依赖“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症状进行自我诊断极易导致漏诊、误诊,从而延误治疗。他强调,糖尿病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并无典型表现,因此早期筛查和及时干预至关重要。
![]()
肖新华表示,糖尿病在发病初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若等到出现“三多一少”等症状时,病情可能已较为严重,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他提醒,实际上,部分患者在早期甚至可能表现为餐前低血糖反应,这与胰岛功能障碍导致血糖与胰岛素分泌不匹配有关。
除了血糖异常,肖新华指出,一些非典型症状也值得警惕,如伤口不易愈合、皮肤瘙痒、视物模糊等。此外,有巨大儿分娩史的女性、无诱因体重下降或疲乏无力者,尤其是肥胖人群,应主动进行糖尿病筛查。但他同时强调,即使出现上述症状,也未必意味着患有糖尿病,最终确诊仍需依靠专业医学检查,由医生综合判断。
针对“无症状即病情不重”的认识误区,肖新华解释说,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源于持续高血糖对全身组织器官的“糖毒性”。即使患者没有明显症状,长期处于偏高血糖状态仍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因此,无症状不代表无风险,确诊后应及时规范治疗,严格控制血糖,以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肖新华呼吁公众提高对糖尿病早期信号的识别意识,摒弃仅凭症状自行判断的做法,建议高危人群及有相关异常表现者主动就医筛查,实现早诊早治,最大限度降低疾病危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